当前位置 > 首页 > 运动 > 武术健身 > 

太极拳劲力的十个特征

作者:佚名     时间:2017-04-11     浏览:845
1.以放松为前提,周身松柔,才有利于调动全身力量于它强调运用“松透棚圆”的柔韧劲。
2.在放松的基础上,集中全身力量于一个力点的“周身一家”的整体劲。
3.从反面人手、声东击西的折叠劲。常言: “不懂折叠枉徒劳。”故事论有云:“往复须有折叠。”欲左先右,欲右先左,欲下先上,欲上先下,折叠变化,造势借力。老子云:“反者,道之动。”(《老子》第四十章)例如指档锤动作二至三,上下折叠三次,前招后招,也是左右前变化三次,一波三折。
4.非圆即弧、非顺即逆、不丢不顶、沾连粘随、化打结合、以化为上策的缠丝劲。以立身中正为前提的立体螺旋劲。没有直来直去的劲。横看如链条,纵看如钻头。比如白猿献果右拳右臂最后一动之中就是三个圆。
5.曲蓄有余、内气鼓蔼而发放出的松活弹抖的弹簧劲。
6.运劲节节贯串、连绵不断的蛹动劲。练拳要求“静运无慌,沿路缠绵”。
7,轻沉兼备、对拉拔长、八面支撑的对称劲。有上必有下,有左必有右,有前必有后。比如自鹤亮翅接斜行,左手与右手形成开劲的对称劲。从而有利于稳定重心,保持动态平衡。
8。虚实及时转化的虚灵劲,我们的拳,从预备势到收势,总是上身为轴.立身中正,虚领顶劲,而重心又总是偏于一只脚,虚实互换,轻沉兼备,从而傲到上部虚领顶颈,下部虚实倒换,把握动态平衡,如同不倒之翁。力争立于不败之地。杨澄甫曾讲:“丢掉顶头悬,白练三十年。”
9。上下交错、左右绞绊的磨盘劲(又称剪刀劲、绞劲,也是一种摔法),手脚上下配合。许多武术拳种都有这种磨盘劲,太极拳用这种劲很多。如野马分鬃、旋风脚、双摆莲、十字摆脚等。
10.意领形随、潜力无穷的意念劲。意念是人体潜在的一种隐形的强大的力。在练拳时,每招每式每个动作运行过程中,都要用意念。意念中有假设的敌方、假设的反作用力(设想的阻力)。每个动作的技击含义,用意念导引,使全身的意,气、力;精、气、神统一起来,结合起来,凝聚起来,三元合一,从而集中周身精力于一点(劲点)。
喜 欢

477

复制下面链接,发给你最好的朋友,每天共同健康多一点!
上一个:太极拳真传唯一太极心法
下一个:拳论大集合
友情链接:
美文摘抄 -  美文欣赏 -  寓言故事大全 -  人生语录 -  微语录 -  语录大全 -  造句大全 -  一边一边造句 -  即使也造句 -  只要就造句 -  大学生成功创业案例 -  创业成功故事 -  创业资讯 -  生活小妙招大全 -  生活常识大全 -  健康常识 -  生活常识 -  写人的作文 -  优秀作文 -  小学生作文大全 -  好句子摘抄 -  句子赏析 -  优美句子摘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