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给您提供健康知识,让您知道多一点,身体更健康! - 百红鸟健康网 手机浏览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 首页 > 运动 > 武术健身 > 

谈太极拳的双重

作者:佚名     时间:2017-04-12     浏览:142    
1.什麽叫双重?
“双重”一词对于初学者来说开始理解较难,因为它对太极拳粘连黏随、不丢不顶、阴阳互济这个技法、劲法特点的运用,有个实践体悟过程才能达到身知肚明。双重用通俗的话来解释就是:不要出现多余的力或劲。就是说在行拳架或与对方推手时,身体或身体的某一部分不松,不自然,不能随机变化地协调顺达身形劲势,从而产生多余的力,这种多余的力就叫“双重”。它出现的弊病是僵、顶、滞,不松活,容易自缚,也容易被人所制。所以《太极轻重浮沉解》对双重的解释就是:“双重为病,干于填实,与沉不同也。”
这里先要说明一点,“双重”不能理解为重心在两个腿上的均匀分担,比如“云手”横向移动中的马步、“十字手”的双腿立起,甚至任何运动虚实转换都要有一个重心均布的瞬间,这些都不在双重之列。
2.双重在推手和太极拳动作中的表象是什么?怎样克服避免?
大体可从劲法和身法两个方面来注意这个问题。
一是劲法上的双重。如在推手中听劲不灵,劲感迟缓,使身手动作反应滞后,造成僵劲被人沉劲占先而被动,或两人较力产生顶劲而两败俱伤,这就是双重。推手中身手配合做不到“左重则左虚,右重则右杳”,粘连黏随中达不到“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虚实不能互济而为人所制,是双重造成的原因。《太极轻重浮沉解》对避免双重的提示是:“双轻不为病,天然轻灵,与浮不等也。”这是与双重相反的劲感。当然,太极拳的技劲法很多,如蚓、沉劲、化劲、发劲、抖劲、弹劲等等,但以克服双重之病为前提,以轻灵黏活之劲为首要。
二是在练习太极拳动作中也要注意劲法上的双重弊病。如两掌前推或一手出拳,如果劲力没有松净地由脚、而腿、而腰、而掌(拳)畅行无阻地节节贯出,出现拱背耸肩,或某处肌肉发硬的多余力点、僵点、滞点,出手就不快捷,既无弹性也无力,这种现象就是“劲法上的双重”。“劲法上的双重”往往与身法有关,比如在进退转换之间由于“虚实”转换不到位而出现重心不清楚,或“虚实” 转换过头而导致失去重心、动作笨拙,所以也叫“身法上的双重”。比如由“左搂膝拗步”变“右搂膝拗步”:先使胯关节带动身体尽量中正地向前移,右脚跟随之抬起,感到左腿重心坐稳了,右脚再离地向前。这里几个要点要做到:(1)右脚离地之前身体重心要全部移向左腿,右腿随之全部松开,不要挂劲拖住重心前移,反之则“滞”;(2)右脚一经离地,首先松右胯,右胯松则整条右腿就松,不松则滞,为“双重”;(3)迈右腿过程中,左腿要动态地收胯沉坐,尾闾收而命门后顶,使其在迈右步的动态中保持虚实清楚,重心稳固,就会感到迈步通顺而轻灵。从这个意义上讲,也可理解为“偏沉则随,双重则滞”、“滞在双重,通在单轻”在行拳架上的含义了。
3.什麽叫“偏沉则随,双重则滞”?
明白了“双重”的含义及它在推手和行拳架中的弊病,对于“偏沉则随,双重则滞”的含义就不难理解。还是用王宗岳太极拳论来解释这个问题:“偏沉则随,双重则滞。每见数年纯功不能运化者,率自为人所制,双重之病未悟耳。欲避此病,须知阴阳。黏即是走,走即是黏。阴不离阳,阳不离阴,阴阳互济,方为懂劲。”最后有一句话强调了“偏沉则随,双重则滞”含义的本质就是“舍己从人”。也就是说无论是在推手,还是在行拳架,都要遵循松净活顺,不丢不顶,明虚实而知变这个基本内涵去体悟太极劲道,方能步入高阶。
 
喜 欢

75

 
上一个:太极拳练“过”会伤身短命的
下一个:谈太极拳的意念
 
本站推荐:
友情链接:
美文摘抄    美文欣赏    寓言故事大全    人生语录    微语录    语录大全    造句大全    一边一边造句    即使也造句    只要就造句    大学生成功创业案例    创业成功故事    创业资讯    生活小妙招大全    生活常识大全    健康常识    生活常识    写人的作文    优秀作文    小学生作文大全    好句子摘抄    句子赏析    优美句子摘抄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Copyright©2025 BaiZhiNiao.Cn 版权所有 粤ICP备19014702号
本网文章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犯原作者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收到后三天内按照您的要求处理/广告/建议 - Email:2894035371@qq.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 [2017年6月1日起施行]  -  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 [2020年3月1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