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给您提供健康知识,让您知道多一点,身体更健康! - 百红鸟健康网 手机浏览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 首页 > 运动 > 武术健身 > 

太极拳虚实之道-杨志英

作者:佚名     时间:2016-10-15     浏览:776    


《山右王宗岳太极拳论》(以下简称《王论》)开篇写道:“太极者,无极而生,阴阳之母也。”太极,古代哲学:术语,专门论述阴阳之理,所谓:“阴阳一太极也。”(语出周敦颐《太极图说》)太极拳便借用阴阳之理,以此作为练习拳术的指南。如同《王论》结尾所言:“阳不离阴,阴不离阳,阴阳相济,方为懂劲。”懂劲,就指懂得了太极拳运动的基本原理。




太极拳之所以以“太极”取名,武汝清先生(1803~1887年)一语道破天机,他在《结论》一文中写道:“夫拳名太极者,阴阳虚实也。”阴阳,体现于太极拳学中指的就是虚实。对此,武禹襄先生(1812~1880年)有最经典的概括,指出练习太极拳,“应实宜分清楚,一处自有一处虚实,处处总此一虚实。”(语出《打手要言》)




这句话包括三层含意,并且层层递进,步步深入。




一、虚实宜分清楚




太极拳借鉴太极之理,对自身劲力、实力进行重新整合,对进攻、防守的技术进行重新部署,认为向日为阳,阳面在外,为虚,这叫作“示之以虚”;背日为阴,阴面在内,为实,这叫作“藏实于内”。阴阳虚实,相互依存,对立而统一。那么,为什么要求内实外虚呢?郝少如先生(1908~1983年)的论述极为精辟,他写道:“虚便是阳,实即是阴。阴不离阳,阳不离阴,阴阳相济,乃能以虚实制人。切记:须以己之虚去探彼之实,勿要用己之实而使彼知己。因敌变化须走内劲而不可露形迹,劲由内换而使人莫测。彼只能挨我之虚,即挨皮毛,而得不到我之实,无从得力也。此所谓‘人不知我,我独知人’。以虚实制人,人为我制,而我不为人制,乃能一往无敌,斯是太极拳之妙也。”




怎样做到内实外虚呢?这就涉及到如何运用劲力的问题。太极拳要求内动牵引外动,以腰隙的潜转带动肢体协同而动,所谓“命意源头在腰隙”(语出《十三势行功歌诀》)。腰隙,为发劲之源,肢体听命于腰的指挥,这就是所谓的内动牵引外动,内实而外虚,如同轮轴,轴的内动带动轮子整体旋转:又如航船,前进后退,左右转向,受舵的引领。所以,太极拳运动要求做到“以腰领劲”。注意,以腰领劲,绝不能像搬动箱子似的让整个身体搬来挪去,而要如同球体一样灵活旋动。这种旋动的运劲方式需要慢慢领会,细细琢磨。




郝月如先生(1877~1935年)将“虚实分清”增补为练习太极拳的一条身法准则,并以两腿为例做出如释:“何谓虚实分清?曰:“两腿虚实必须分清。虚非全然无力,着地实点要有腾挪之势。腾挪者,即虚脚与胸有相吸相系之意,否则便成偏沉。实非全然占煞,精神贯于实股,支柱全身,要有上提之意。如虚实不分,便成双重。”




二、一处自有一处虚实




从上文引用的郝月如语录中,可知虚实分清并非简单意义上的非实即虚,或者非虚即实,而是虚中有实,实中有虚。所以,肢体外在的虚动也有实的成分在里面,即肢体也要分清虚实。身体由肌肉、骨骼两部分组成,肌肉包裹着骨骼。按照阴阳虚实的原理,太极拳行功走架必须遵循这样的原则:肌肉为虚,要放松,松沉入地,肌肉有离开骨骼而向下坠落的感觉:骨豁为实,要空,漂浮如气球,骨骼有向上升腾的意识。如此,一上一下,空松兼备,虚实相间,互相作用,轻灵而沉稳,如同“棉里裹铁”(杨澄甫语),气势饱满,正所谓“一处自有一处虚实”。




三、处处总此一虚实




“处处总此一虚实”,指的是身体各部位都要有虚实之分。例如四肢,上肢为虚,下肢为实。两腿,一般在前者为虚,后者为实;如果左腿为实或者虚,那么右腿则为虚或者实。同时,两臂与一条虚腿要有包围一条实腿之意,这在太极拳中叫做“三虚包一实”。两只手,在上或在前者为虚,在下或者在后者为实。如果左手为实或者虚,那么右手则为虚或者实。每一足也分虚实,前脚掌触地要虚,足跟踏地为实;足外侧要虚,内侧为实。故而,太极拳走架打手前后左右移动时,必须以脚跟为轴而动。每只手五指要虚虚分开,掌根须坐实:掌外侧为虚,内侧为实。所以,出掌时要由内而外旋转向前……如此,则周身处处分阴阳,处处有虚实。




综上所述,虚实之道就是太极拳运动的最基本原理。掌握了虚实转换之术,就等于拿到了打开太极拳之门的钥匙。

 
喜 欢

445

 
上一个:武式太极拳无极桩功
下一个:论练拳何以“充分”-翁心诚
 
本站推荐:
友情链接:
美文摘抄    美文欣赏    寓言故事大全    人生语录    微语录    语录大全    造句大全    一边一边造句    即使也造句    只要就造句    大学生成功创业案例    创业成功故事    创业资讯    生活小妙招大全    生活常识大全    健康常识    生活常识    写人的作文    优秀作文    小学生作文大全    好句子摘抄    句子赏析    优美句子摘抄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Copyright©2025 BaiZhiNiao.Cn 版权所有 粤ICP备19014702号
本网文章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犯原作者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收到后三天内按照您的要求处理/广告/建议 - Email:2894035371@qq.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 [2017年6月1日起施行]  -  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 [2020年3月1日起施行]


假如内容还不错的话,就分享给朋友仔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