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运动 > 武术健身 > 

内劲与力的理论探究浅释-李庆荣

作者:佚名     时间:2016-11-02     浏览:574


常有人说:劲与力是一种意思的两种说法。也有人把劲说成有内劲和外劲。真是莫衷一是,不究其理。




不练武术者往往把“劲”与“力”混为一谈。而武术修为者,不论习练内家参术或外家参术,都会逐步体验,认识到“劲”与“力”的两种不同理念。自然而然地理解“内劲”与“外力”界别的自然规律。练内家太极拳术者也不例外,会在习练过程中逐步提升自身的“极限内劲”。这是太极拳家功夫三要素(内劲,速度,技巧)之一。




内劲的理念




对某一个的“物体”(或称之为“系统”)来说,其内部所具有的“能量”,称之为“内劲”,且在某一时间状况下所具有的“最大能量”,称之为该物体此一时刻的“极限内劲”。显然一个人的极限内劲是会随练拳的过程而改变,且是不断增大的。即所谓:此一时,彼一时也。注意:一个人的极限内劲(能量)是否完全爆发出来,则因时因势由人的行为意识所控制。




力的理念




只有两个以上的物体(多系统)相互作用(例如:碰撞、按压、牵引等)时,才会有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产生。这是某系统对外的力,即外力。且多系统相互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是成对互生,方向相反,大小相等。显然,力的概念是对两个体而言的。例如: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打击力和被打击人的反抗力。




此时,有人会提出,我自己打自己算不算力。这就是我们要研究的“总系统”和“子系统”问题。




如果我们把自身看成为一个整体(一个总系统),不管你双拳是内收或外发,“都是内劲”。这就是我们习武者常说的“对拔劲”;如果把两手,两脚,和身体看成是五个体(五个子系统),分别对子系统来说那就是“内冲力”或“外拉力”。




这里,我要借助前辈拳师诸桂亭的话来证明。褚桂亭说:“现在技击不能讲了,一提打人就不得了,其实拳就是打出来的,练拳不讲技法,同体操有什么两样?如果技术不能写,攻防不能讲,劲还总可以讲嘛。练拳就是要找劲……留几分拳的味道。”褚师的意思是,不能对打,我就一个人自己练劲嘛。作为个人体,不与外体接触,自练的是“劲”,而不是“力”。




这表明:“内劲”是系统内部能量大小的衡量;“外力”是一个系统对另一个系统传递能量后所产生的效果。注意:两系统之间传递同样大小能量的实际效果,还要看两系统碰撞时的缓冲(弹性移动)情况(即碰撞减速度)而不同。




这就是太极人的修为。发者要使对手缓化不了,产生较大的能量效果;受者要能尽量缓释对方加与的能量效果。这就看各人的功夫(内劲,速度,技巧)造诣了。




这就表明,太极人练拳,要刻苦磨练,以不断提升“极限内劲”为阶梯,能在需要时随意发出恰如其份的能量,是为内练劲。若能在短距离,瞬时发出大能量,为“短劲”,易伤内;若在长送对手移动中持续发送能量为“长劲”,易使对手摔倒外伤。注意:在发出同样能量过程中,短劲的减速度大,易产生大的作用力;长劲减速度小,产生的作用力小。




这就是内劲和外力的相互慨念。简意为:内劲(系内能量源泉),外力(系外作用效果)。

喜 欢

265

复制下面链接,发给你最好的朋友,每天共同健康多一点!
上一个:观“武术套路王中王赛”说“竞技太极拳”-王培锟
下一个:谈杨式太极拳之内劲-梁凯明
友情链接:
美文摘抄 -  美文欣赏 -  寓言故事大全 -  人生语录 -  微语录 -  语录大全 -  造句大全 -  一边一边造句 -  即使也造句 -  只要就造句 -  大学生成功创业案例 -  创业成功故事 -  创业资讯 -  生活小妙招大全 -  生活常识大全 -  健康常识 -  生活常识 -  写人的作文 -  优秀作文 -  小学生作文大全 -  好句子摘抄 -  句子赏析 -  优美句子摘抄 - 
假如内容还不错的话,就分享给朋友仔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