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运动 > 武术健身 > 

初习太极拳推手的要求-程元江

作者:佚名     时间:2016-11-14     浏览:959


太极拳推手是我国武术技击实用的功夫之一,也是提高太极拳防身、健身锻炼效果的重要一环。现将自己的习练感悟,结合读《太极拳论》的体会,整理成文,供广大太极拳爱好者及喜爱传统武术的爱好者参考。




太极拳打手歌讲道:“颉⑥邸⒓贰按须认真,上下相随人难进;任他巨力来打我,牵动四两拨千斤。引进落空合即出,沾连黏随不丢顶。”从理论上阐明了正确运用推手技击的要领法则。




初练太极推手时,最容易有“顶、僵、丢、抗”四种病症出现。①顶,就是在与对手推手时劲力相接对顶,彼用力,我也用力,以至出现敌我顶牛之病。②僵,就是在敌手进攻劲力作用于我的身体时,自己无法化避开,出现了失机漏势之病。③丢,就是在推手时不能将敌手沾黏固牢,而是与敌手脱离,有丢失之病。④抗,就是用自身的劲力相搏住敌手的进逼,有刚硬而无韧柔之病。以上这四种病如不注意克服,就有可能在运用中发生偏差。




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①初习推手的人多数单纯地追求技法和效率,急于求胜,因此寸步不让,导致冒冲、冒进,顶牛角力,技法水平自然不能提高。②有的学练者过多地沉醉于太极拳所谓的“化劲”上,你来我化,主观上认为这是为了防 止“顶牛”,而致丢、僵等毛病出现,结果使自己一直处于被动之中,更不能有所提升。




推手过程达到“沾、连、黏、随”的要求,应做到以下方面:




①在推手中应分清轻重虚实,做到“沾、连、黏、随”。以虚实来讲,即彼实我虚、彼虚我实,而虚实的标准就是不丢不顶。只有如此,才能维持两者之间的弹性连接。当对手攻我时,我空而勿抗,谓之“沾”;柔而勿顶,谓之“黏”;挫而勿僵,谓之“连”。对手避去时,我接而勿G,谓之“随”,力求达到均衡。




②掌握正确的推手技法,应循序渐进地进行练习。常用的习练推手技法有单手盘圈法、双手捋按法、四正手和四隅手等技法。这里所讲的习练方法,是指以《太极拳论》为指导,按照太极拳所要求的劲路变化进行运用,如此获得的扎实基础,对提高推手技术水平有着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推手中要掌握上虚下实的变化规律,即上身要自然放松顺活,腰、胯和腿部扎实稳固。腰是联系上下肢的纽带,由腰发出的劲向下贯注于脚跟,向上可通过肩臂运行于掌指,因此,不论是前进后退,还是左顾右盼,上虚下实的变化都要掌握好,只有这样才能形成整体劲。




③在推手中掌握好自身的平衡很重要。凭着和对手相触的某一点,进行听劲的走化,在变化运动中随时掌握并及时调整自身的平衡状况,只有这样才能变化自如。这就需要练习“随人”的技法。《太极拳论》中讲“从人则活,从己则滞”,就是证明。




④坚持太极拳推手锻炼,正确掌握习练方法和技法要领,持之以恒地练习。在练习中要体感悟专,不可急于求成、急功冒进。在习练推手的同时,也应强化拳架的修炼。拳架和推手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将两者很好地结合起来习练,技术才能更为全面地得到提升。

喜 欢

445

复制下面链接,发给你最好的朋友,每天共同健康多一点!
上一个:八卦掌、太极拳技击分析-杨天放
下一个:如何体悟盘架的“式式相连”和“式式有势”-陈雄
友情链接:
美文摘抄 -  美文欣赏 -  寓言故事大全 -  人生语录 -  微语录 -  语录大全 -  造句大全 -  一边一边造句 -  即使也造句 -  只要就造句 -  大学生成功创业案例 -  创业成功故事 -  创业资讯 -  生活小妙招大全 -  生活常识大全 -  健康常识 -  生活常识 -  写人的作文 -  优秀作文 -  小学生作文大全 -  好句子摘抄 -  句子赏析 -  优美句子摘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