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运动 > 武术健身 > 

浅谈“意”练太极拳-闻发展

作者:佚名     时间:2016-12-21     浏览:740


太极拳练意的目的是为了在着法上达到灵活巧妙,在劲法的运用上达到精炼有力,刚柔相济。最终要在比较短的时期内。建立起高级神经活动的“条件反射”功能来。这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因此,必须随着锻炼进程,循序而进。在进行日常走架中,必须在心目中树立假想敌,集中意念,对每一个动作的举手投足,都要有的放矢,体现招法的运用。




对气路和劲路的练法,也要随着姿势的开合变换用意识导引,顺着一定的劲路进击(包括各种劲法)。例如,练开合劲、钻翻劲、滚卷劲,则必须在十字手和其他相应的各个姿势中,经常用意识引导练习。只有这样习以为常,形成自然习惯,才能逐步达到应变有效。




意念是练好太极拳的灵魂




练拳重“意”是练好太极拳的最主要的要素之一,思想集中,心平气和,以意念来指导每一个动作的正确性、连接性、圆活性。动作过程中,内部与外形的真假开合与旋转变换,务求上下相随、内外合一、意到劲到、意动形随,意念自始至终贯串在整个套路之中。任何一个细微的变化也不容丝毫断意,真正做到以意行气、以气运身、周身无微不至,并不是一朝一夕能达到的。如能将意、气、形融会贯穿,对气敷全身就能起到极端重要的作用。所以,在走架习练中,姿态必须正确,意图才能得法,气息随外部动作的开合、转换而运转,气血顺畅,内外谐和,全身内外才会有一种完整不同的感受。




如此长期系统的坚持习练,使内脏不时地做细微的自我、压挤和转动,从而使肌体内层也取得细密准确的锻炼。日久功深,周身会呈现气流在体内有如蛇行极为快速,腹部似有一股暖流自下而上升腾,随即遍及全身,浑身上下如沐春风,举手投足之间似有气体圈护全身,使人产生一种心旷神怡、妙趣横生、崇高不可进犯的心理状态。这就是太极拳“行气如九曲珠,无微不至”的境地,也充分表现出太极拳松、静、圆、活之意趣。




太极拳的意与形是相辅相成的




太极拳的意与形均很重要。依据老一辈拳师的经历和本人多年来练功的领会,我以为,要重意,须先重形,不重形,意将成为无源之水,重意又从何谈起?一切真知来源于理论,不去理论,一无所知。练正拳架才是基本,这就需要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重复练习,这就是理论的过程,也是求意的过程。什么虚灵顶劲、气沉丹田、攻防技击、明理识道的学问,都要从长期认真地练架(形)中取得。在练拳时把每一个动作的起承转合记忆下来加深印象,日积月累,在大脑里构成一定的概念,增强对整个拳套的全面认识,认真考虑,把形的循序变为理性的认识,这个理性认识就是通常所说的太极拳的意。这个意已不再杂乱无章,而是一种顺理成章有逻辑规律的经历。意念这个词,初听似乎是笼统的,既看不见又摸不着。懂了上述道理之后就不再空泛了,它是对整个拳套完好的理性认识,是指挥舞作(形)锦上添花的高度笼统(灵魂)。这才是太极拳的意。




纵然你能从根本上达到形正意领的水平,但还得继续由浅入深的探究。这个阶段的探究,同前一阶段纠形悟意有着质的区别。后一阶段的意固然来源于形,但曾经是有了质量的意,反过来它又能去指挥和促进形的进步,随着意的进步,形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再反应于意,意念又添加新的内容再去推进形的质量。如此这般循环往复,形和意的质量不断得到进步和增强,这才能领会太极拳一层深一层的含意,逐渐做到以心行意、以意行气、以气运身,使形体动作在虚实转换中灵敏无滞,为所欲为,最终到达出神入化之境地。

喜 欢

414

复制下面链接,发给你最好的朋友,每天共同健康多一点!
上一个:简说性命双修-杜子宇
下一个:论太极拳之技击-梁凯明
友情链接:
美文摘抄 -  美文欣赏 -  寓言故事大全 -  人生语录 -  微语录 -  语录大全 -  造句大全 -  一边一边造句 -  即使也造句 -  只要就造句 -  大学生成功创业案例 -  创业成功故事 -  创业资讯 -  生活小妙招大全 -  生活常识大全 -  健康常识 -  生活常识 -  写人的作文 -  优秀作文 -  小学生作文大全 -  好句子摘抄 -  句子赏析 -  优美句子摘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