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运动 > 武术健身 > 

练习太极拳怎样运用呼吸

作者:佚名     时间:2017-01-04     浏览:992


太极拳练习中,正确地运用意念和呼吸,是学好拳架的重要因素,对整体技术的提高和身心健康十分重要。拳论说:“能呼吸然后能灵活。”如何使呼吸、意识、动作三者紧密结合,形成内外合一呢?我把在恩师陈正雷先生授课时所作的一些笔录、及本人练拳的一些粗浅见解总结如下,敬请拳友们多多指正。


一 塑型阶段
在此阶段,由于是初学,动作处于泛化阶段,正确动作概念尚未建立,做动作时显得手脚不随、上下难顾、动作笨拙、僵硬不协调。这一阶段意、气、形的技术特点是“重形不重意”“练形不练气”。如过早关注呼吸配合动作,容易出现憋气,对学动作不利,对健康也不利。所以,这阶段主要应注意自然呼吸、心静体松、力求动作路线做标准。


二 懂劲阶段
当动作达到规范,套路熟练,连贯圆活,和谐流畅不“断劲”时。这一阶段意、气、形的技术特点是“以意导体”“以体导气”,形成“先外后内”“以外导内”的拳势。这时就要尽量注意呼吸与动作的配合,要采用细、匀、深、长的腹式呼吸进行练习,以达到懂劲。凡是由虚变实的外开劲应呼气,而由实变虚的里合劲应吸气。这样一呼一吸、一蓄一发的锻炼方法符合练拳和攻防的要求,因势利导,顺其自然,水到渠成。切记“意在精神,不在气,在气则滞”。


三 求意阶段
太极拳要练到高级阶段,必须达到意、气、神合一。这一阶段意、气、形的技术特点是“以意御气”“以气运身”“重意不重形”。这时根据太极拳的特点要采用腹式逆呼吸。即吸气时小腹内收,隔肌上升,丹田之气由小腹上升,胃部自然隆起,自然扩张,肺活量加大;呼气时小腹外突,隔肌下降,内气下沉至丹田,胃部与自然平复。套路练习时呼吸随着动作的变化进行呼与吸,如肢体的展收、劲力的蓄发、攻防意识等,此为拳势呼吸。拳势呼吸的规律为:起吸落呼、合吸开呼、蓄吸发呼。要自然顺畅,不能因动作而限制呼吸。应铭记,“气以直养而无害”。


拳论有云:由招熟而渐悟懂劲,由懂劲而阶及神明,然非用功之久,不能豁然贯通焉。

喜 欢

486

复制下面链接,发给你最好的朋友,每天共同健康多一点!
上一个:刍论陈式太极拳老架的供能方式-苏翘斌 何春花
下一个:太极拳步伐训练
友情链接:
美文摘抄 -  美文欣赏 -  寓言故事大全 -  人生语录 -  微语录 -  语录大全 -  造句大全 -  一边一边造句 -  即使也造句 -  只要就造句 -  大学生成功创业案例 -  创业成功故事 -  创业资讯 -  生活小妙招大全 -  生活常识大全 -  健康常识 -  生活常识 -  写人的作文 -  优秀作文 -  小学生作文大全 -  好句子摘抄 -  句子赏析 -  优美句子摘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