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给您提供健康知识,让您知道多一点,身体更健康! - 百红鸟健康网 手机浏览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 首页 > 运动 > 武术健身 > 

太极拳习练方法纠误-正视膝痛

作者:佚名     时间:2017-03-01     浏览:748    
2003年l 2月27日,在广州华南师范大学召开了“2003年太极拳国际”会,研讨太极拳发展的问题。
在“”召开的前几天,12月20日《》和12月23日《广州日报》,先后发表了同一标题为《腿部有损伤的中老年人不宜练太极拳》的文章说:“甘肃省对345名练太极拳的人调查,发现有42.3%的人患膝部关节痛,其中58,7%是练拳之后才痛的。”
这个,对练太极拳的人特别敏感并成为这次“”的重要话题。有几位与会代表闻讯就立即到“”附近的办公室,查找上述的报纸看。
有的代表对上述表示怀疑说:“甘肃是怎样调查的?太极拳是能防治疾病的,怎会引起膝关节痛”;也有说:“我练太极拳也有十多年了, 可没有膝痛这种毛病!”……该文写道:“科学的太极拳运动,是可以有效促进下肢血液循环,起到治疗腿部劳损作用,但是练习不规范,却又容易造成各种运动性损伤。”但是,文章没有说明,为什么这么多人练拳都不规范?而膝关节痛又多是练拳引起的。
这位长者分析说:甘肃省被调查的对象,很可能多是练“竞赛套路”的人,练“传统套路”的人不可能有这么多人患膝痛。他认为“竞赛套路”有不少动作是不规范的,是引起膝关节痛的主要原因。据此,他建议修改1956年和10年先后出版的24式和88式太极拳竞赛套路,并强调说,这些套路已推行40多年了,国家宪法尚且一再修改,这些套路有不规范之处,为什么不可以修改?
不少代表担心,太极拳会引起膝关节痛的,会使初学太极拳者存戒心而影响练拳的积极性;也会使想练太极拳的人,特别是青少年人会望而生畏“不敢问津”,从而大大妨碍太极拳运动的深入发展。
笔者是个太极拳迷,练拳数十年如一日,大约练了30年左右的“竞赛套路”,对增强体质起了很大作用,但是,也因此而经受过长期膝部关节痛之苦。至1987年改学传统杨式太极拳(详见拙作《太极拳与太极操的区别》一文,刊于《武林》2003年第l期),当时还是有严重膝关节骨质增生,曾多次到佛山中医院治疗,该院住院部主任潘国全医师曾拿着我的X光照片告诉我:“你双膝骨质增生十分严重,最好还是去练太极拳(后来才知道他的父亲是广州人称“太极皇”的潘炎流先生)。”果然如他所说,我经过积极学习传统套路两三年后,膝痛逐年减轻,四五年后就很少疼痛了,现在徒手也可以登山。
笔者练拳的经历以及所知广东右换步时,明确要求:“上体后坐”、前“脚尖翘起微向外撇”(即所谓“后坐撇脚”),然后再踏实前脚成弓步。这种换步方法,比起传统套路,不是简化了,而是复杂了。以“左右搂膝拗步”为例,“传统套路”左右都是三个实步两个虚步,而“竞赛套路”左右都是四个实步三个虚步。如果单纯步法数量增加,而增强运动量还不要紧,问题在于这种不合规范动作的增加,使膝关节受到严重的损害:由于身体后坐’“脚尖翘起微外撇”就必然是以脚跟为轴转,这就使得腿的转动与腰胯分离,而不是脚随腰转。这种不良的转动,使左转时,左膝偏向左歪,右转时右膝偏向右歪,连脚尖也不能对正,更不用说百会穴、会与涌泉穴之间成垂直线了。这样“撇脚”,当站起来时,大大增加了两膝之间、骨与骨之间的摩擦力和加重了小腿的负荷,时间长了两膝安得不痛!那么“撇脚”后是否可以“以腰带腿”呢?当然可以,可是这样转的话,因身体坐实后腿,而勉强用腰去带前腿,又必然使后腿受到腰胯大力的扭曲,
久而久之就会扭伤,要想膝不痛也难!
第三,竞赛套路较注重外形动作,对内在方面注意较少,特别是与意、气、力的结合较少,谈不上“气遍身躯无少滞”、“以意运气”、“气与力合”等等,形成内外不协调,呼吸与动作不调和,使气血不流畅,甚至堵塞(请参阅上文提到本人的拙作),这些都是导致膝关节痛甚至其他关节痛的重要原因。
因此,笔者认为太极拳的规范问题是当前太极拳运动中的重大问题,应当引起有关方面的重视,使太极拳运动更规范地走上正轨而深入发展!
 
喜 欢

418

 
上一个:名家谈太极拳
下一个:太极拳体用新书-练气篇
 
本站推荐:
友情链接:
美文摘抄    美文欣赏    寓言故事大全    人生语录    微语录    语录大全    造句大全    一边一边造句    即使也造句    只要就造句    大学生成功创业案例    创业成功故事    创业资讯    生活小妙招大全    生活常识大全    健康常识    生活常识    写人的作文    优秀作文    小学生作文大全    好句子摘抄    句子赏析    优美句子摘抄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Copyright©2025 BaiZhiNiao.Cn 版权所有 粤ICP备19014702号
本网文章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犯原作者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收到后三天内按照您的要求处理/广告/建议 - Email:2894035371@qq.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 [2017年6月1日起施行]  -  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 [2020年3月1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