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给您提供健康知识,让您知道多一点,身体更健康! - 百红鸟健康网 手机浏览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 首页 > 运动 > 武术健身 > 

吴图南太极拳精髓

作者:佚名     时间:2017-03-03     浏览:946    
武术太极拳是有文化的人习练的拳种,特别在高科技时代更是如此。
武术,不是武人之术,应为文人之术。怎讲?武人常被人看成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尚武之人,说得不对,武人应有较高的文化程度。一位美籍华家来华论武,他说,在,学生没有大学以上学历不能传教,很正确。尤其博大精深之太极拳,文化水准低可以学练,但难以掌握高层次的拳艺,中国有一册公行的《太极拳谱》。谱中收集拳论、拳诀、拳歌、拳解、拳说、拳用等150首之多。这册拳谱是民族文化遗产宝库中的珍贵极品,没有高深文化难以理解和深入研究。练太极拳要研究拳之理论,以理论指导实践,由粗通至精通拳艺,略知兄弟拳种的特色,是不是还应该粗知医学,经络学,以及周身穴位,否则,只会抡拳头。这位美籍华家说,他最推崇太极拳吴图南教授。
九十年代初,京城推出《吴图南太极拳精髓》一书。吴老拳师一百零五岁仙逝,他身后留下颇丰的武术理论专著。有:《科学化的国术太极拳》、《内家拳、太极功、玄玄刀》、《太极剑》、《国术概论》、《太极拳之研究》、《吴图南式太极拳》等等。老拳师早年专攻医学,后学考古、心理学、经络学、养生长寿学等诸学科有高深的造诣。长期从事武术研究,对太极拳、少林拳、形意拳、八卦拳、通臂拳、摔跤以及弓、弩、刀、枪等各种器械进行研究和考证,老拳师不但是一位武文化者,还是一位武术史家。吴老曾先后在南京大学、西北联合大学、北平艺专等院校任教授,在早期曾任故宫博物院专门委员。五十年代在北京市文史研究馆任职,并担任中国武术协会委员、中国武术学会委员等职。
太极拳吴图南教授精于太极拳,笔者摈弃封建门户之糟粕、陋规。现将吴老拳师的拳艺精髓介绍一二,与天下太极拳拳友共享,以使正确研习太极拳拳艺,向外传播,为人类的健康、益智服务。
精髓一、老拳师告诫笔者,七尺布做裤衩,宽打窄用。意为下苦功夫,流大汗,吃大苦攻练太极拳。一要有百折不回之毅力;二要有脱胎换骨之精神。不要看轻缓慢、轻灵、松柔的太极拳。重视练拳,从定式到联动式,牢牢打下扎实的基本功,往最高境界修炼。
精髓二、太极拳从定式起步,定势是将一个拳式分若干动作,按动作一动一动教学,每一动定住呼吸1-6口气。定势,可记牢每个拳势的一招一式先后次序,明确每动的方向、方位,一势定6口气也是桩功,牢固底盘功夫。
初学太极拳者往往有贪多求快,一两个月学会一套拳之心态。必须让学者明白,学拳容易改拳难。草草快快学一套拳,有“一年学拳三年改不完”之说。更甚者几十年改不好。一套拳定势学正确了,再联动习练,一套拳扎扎实实,功底深厚。
精髓三、松为太极拳之灵魂,修炼到最高境界,周身空无,“无形无象”。从进入拳场第一天开始,应受太极拳之松柔、轻松、松空、虚凌的教育,认识什么是太极拳的松。吴老拳师有周身上下十八松功。可见,太极拳松之重要。现将松之要义介绍一二。
练太极拳,只有松,才能进行太极拳人特有的体呼吸。
松功之要义:松者,蓬松也。宽而不紧也。轻松也。放开也。轻松畅快也。不坚凝也。含有小孔以容其它物质之特性也。凡此种种,皆明示松之意义也。
精髓四、太极拳功夫在拳里,在定势中求基础功夫,唯有练好太极拳,方能从拳中,体验太极拳之奥妙。作到松沉、中正、轻灵、圆活。
精髓五、习练太极拳求得健全之体,高尚之德。养成思想敏锐,动作活泼之习惯。身体优美之发育,畅运气血、活动筋骨,通体贯串,丝毫无间,增强智慧、陶冶。
太极拳为优美之艺术,在联动式中修炼,求内外兼修,心身交益,不猛、不硬,无激烈刚僵之弊。不可逞强好胜,技击也要讲究拳之理法,不可用力强攻。吴老拳师技击拳艺曰:
1、 以心行意,用意不用力,不用拙力;
2、 以静制动,无形无象,后发先制;
3、 以柔克刚,阴阳相济,化中有打;
4、 以小胜大,以弱制强,牵动四两拨千斤。
 
喜 欢

433

 
上一个:吴国忠先生谈郑曼青太极拳之思路
下一个:陈式秘传太极拳内功-丹田内转论
 
本站推荐:
友情链接:
美文摘抄    美文欣赏    寓言故事大全    人生语录    微语录    语录大全    造句大全    一边一边造句    即使也造句    只要就造句    大学生成功创业案例    创业成功故事    创业资讯    生活小妙招大全    生活常识大全    健康常识    生活常识    写人的作文    优秀作文    小学生作文大全    好句子摘抄    句子赏析    优美句子摘抄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Copyright©2025 BaiZhiNiao.Cn 版权所有 粤ICP备19014702号
本网文章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犯原作者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收到后三天内按照您的要求处理/广告/建议 - Email:2894035371@qq.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 [2017年6月1日起施行]  -  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 [2020年3月1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