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习太极拳第一步要先用方法,所有拳势单架都要拆开来练,学习时被打的要走好跳好,而对打的要求一定打好,太极拳有几万种单操的训练方法要练熟,王宗岳的太极拳论中讲“熟而懂劲,懂劲后才能阶及神明”要在所有动作都熟悉的情况下再学习拳架,从拳架上提高运用水平,循环提高水平。
为什么学拳不能先学拳架呢?因为拳架是无止境的,只能相对来说,比你好就是你不行,比他好就是他不行,这叫棋高一着,缚手缚脚,又因为拳术没有止境,所以青年人不宜先学拳架,比如20岁的人学拳20年,到了40岁拳架还不能讲打好,40岁再学用法,人的火气已经没有了,运用能力和人的生理反应降低了,没有斗志,还能学好用法吗?所以青年人一开始就应该从用法入手,有斗志,学习用法的教学要因人而异,年轻人掌握用法以后可以轻而易举的战胜对手,这时候再学习拳架就感到无比兴奋,对拳架的运用体会更加深刻。而且对拳架提高更上一层楼。这时候拳架只要2~3年的时间就能比常人练20年还要有效,这样可以有效的利用时间。我一开始学三体式,劈拳,其他什么都不会,但是10年以后别人的功夫比我相差至少20年,我练形意30多年了。当时练太极推手,每天8小时,一练就是15年,我基础打的好,别人自然无法和我比了。
推手是拳术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因为近代格斗都是徒手为主的,所以太极推手的用法更加重要各个拳种都要结合太极推手用法来提高自身能力,因为过去战争以冷兵器为主,徒手作用不大,近代开始冷兵器推出了战争,现在更是空间战争,核战争的年代,格斗中就体现出徒手的重要性。而徒手训练最佳方案就是太极推手,不会而且能够提高自身运用能力。单操的锻炼只可以提高拳架水平准备工作,真正的运用还是徒手用法。普通我们讲锻炼的第一节是讲力量,但是力量因为个人的体质不一样。但是力量应用的完善水平是至关重要的,否则力小要胜力大,小个子打败大个子是无从实现的。但是力量应用的比对手巧,局部的地方你的力量可以超过对手,这样就能做到小个子打大个子,小力胜大力。我体会形意拳的训练方法是力量大而不损伤身体,可以养生,浑身肌肉像铁一样能够抗击打但是保持良好弹性。肌肉、臂力,腰腿以及指力都比一般人超出很多,一般的人练1~3年就能够有良好的成果。胖的可以练结实,瘦的可以练壮。这样练健身,强身。这样练是要有人指导的而且老师要严格要求,循序渐进。
将来是否可以将太极推手推广到学校去,从小学、中学到大学都可以得到太极推手的训练,推手粘在一起是推手,一散开就是散手,这是中国武术的瑰宝,是五的文化及武学文化遗产,可以作为素质教育的内容。如果需要教材,我可以提供相关资料,并且可以帮助培养教练,为普及推广太极推手做一些有益工作。发扬光大孙禄堂等老一辈武学文化遗产而做些微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