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给您提供健康知识,让您知道多一点,身体更健康! - 百红鸟健康网 手机浏览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 首页 > 运动 > 武术健身 > 

《太极拳行功心解》杨澄甫]释

作者:佚名     时间:2017-03-11     浏览:902    


以心行气,务令沉气,乃能收敛入骨.


注:心以精神意气之总称.乃指走架时一拳一动以精神为主动.驱使其气,即每一开合之中,开时必须意气达于手指,合时必须意气通于脊背,而后之足跟.在如斯线路中,将全身之筋伸直行之,则自然沉着而有缠劲,其气就自然而收敛入骨髓矣.


以气运身,务令顺遂,乃能便利从心.


注:用功既久,气能随意而运动,则身之运动,为意之运行.其根乃在心<精神意气>,因以心行其气也,所有屈伸起落,务须曲线缓和,毋使身手内发生棱角之病.是之为顺遂,如此则身可从气,而气可从心矣.


精神能提得起,则无迟重之虞,所谓顶头悬也.


注:使目平视,两头略拔,则谓虚领顶劲也.精神自然而连带提起矣,亦即头顶上有棚劲之谓也.头顶上有棚劲,则可减去身之重量,其转动自然轻灵,而无迟重之虞矣.


意气须换得灵,乃有圆活之趣,所谓变动虚实也.


注:每一动作其身手均有主宾之分,如能随机换意互为主宾,意之所至气即随之,是之谓灵,意左则左为实,意右则右为实,能如意而倒换之,意气不滞住某一点,是之为活,内中顺遂,是之谓圆,能保顺遂以倒换,亦即虚实之变化也.


立身须中正安舒,支撑八面.


注:头顶悬起为调整身之中正法,中正者,必须不偏不倚,不俯不仰,如有偏倾,只能支撑他之一方有棚劲,失去其余之七方矣,故气向下沉,则意不浮躁,而身体安定舒展,自然中正不偏,能得中正何方来何方即可支撑之,故无论如何变化之动作,而身体均须中正内行之也.


发劲须沉着松静<净>,专注<主>一方.


注:此言凡发劲时其身平均须在棚劲中沉着行之,尤须不准发生丝毫努责作用,如无努责为之"松",体会空洞谓"净",如斯松净沉着之劲,而具弹性,方有发之可能也.发时双手本系相对而相异,以求保持身体之平衡,然双手虽由相对相异之方向而发,然发时之双手仍应有虚实之分,须一手为主,一手为宾,即一手轻一手重之谓也.


行气如九曲珠,无微不到.


注:人身之九曲,如拳节.腕节.腰节.胯节.胫节是也,行气如九曲节者,乃所有之关节均须顺遂圆滑如珠,行气九节之中.即所谓节节贯串之功也,决无微米棱角致不便之处,是为至要也.


运劲如百炼钢,无坚不摧.


注:百炼之钢,成绕指之柔钢,"柔"非棉花之柔.可比之柔中带钢,外柔而内刚也,内刚柔由棚劲而产生,棚劲生于筋直之气功.凡人运动能炼到百炼之钢如绕指柔时,则身内之坚块不化之处,莫不摧去无遗矣.


形如捕兔之鹄,神如捕鼠之猫.


注:运动时其形状如高空捕兔的鹄,盘旋无定,此指精神之活泼,且活泼之中而有集注,并蓄势待发,有似伏地捕鼠之猫,运机即发之精神也.


静如山岳,动如江河.


注:静如山岳,言其形沉着不浮,一静无有不静,如山岳屹立,所谓神宜内敛是也.动如江河,言其动作之波动不停起伏相间,如江河之滔滔不绝,所谓意气宜鼓荡也.


蓄劲如张弓,发劲如放箭.


注:曲中求直者,乃求直其性,非伸直手足之谓也,蓄而后发者,乃发由蓄生,有蓄而后有发,蓄得足而发得脆也.


力由背<脊>发,步随身转.


注:含胸拔背,以成蓄劲之势,脱扣发劲,先沉其肩,劲则方可由脊背发出,此劲乃中正之劲,且为全身之劲也.步随身转则为功,身随步转则为病,凡运动之身有移动,步亦随之,而移动为左顾在盼之步,不然成为外摆裆之步.


收即是放,放即是收,断而复连,连而复断.


注:收,为放收.放,为收放.两者互为表里,如环之无端,此运动滔滔不绝之功也.蓄发劲,其发出之劲反断,则劲方可越出身外,所谓后连者乃纟按劲,即褶迭之功用,先求能己之断劲,而后可以连接他人之劲也.


往复须有折迭,进退须有转换.


注:运动至终点时,若再按之,非往即复,其往复中间必折之,而往迭之,而复所谓意上寓下之谓也.进退之有转换,乃足之折迭也,故折迭在步转换.在步转换者,顾盼之步也,即所谓步之进退须先顾盼二步为折迭而后再进退也.


极柔软然后极坚刚,能呼吸然后能灵活.


注:外愈柔而内愈刚者,因内有棚劲之故也,有棚劲外而极柔软,则里面极坚刚矣.有如弹簧乃最柔之物,然其质刚为最坚刚也.呼吸急促则意志不清,心之气滞矣,若呼吸深长,谓之能呼吸,则心神安宁,而转换褶迭自然灵活矣.


气以直养而无害,劲以曲蓄而有余.


注:养气须直养<筋直>则灵活松净而易贯串,若曲压则滞住而动,致成努责,易生病害矣.劲须曲蓄,则弹性足,蓄之无余,太过为偏,是有缺陷之曲蓄,所以谓之病矣.


心为令,气为旗,腰为蠹,脊为旗.


注:心为主帅以发令,气为传旗如听命,而后行腰为大蠢,魏然挺立不偏,无昧可倒<腰以下至尾闾>,脊如旗屈,收以拔骨,使脊骨有偏长之能也.


先求开展,后求紧凑,乃可臻于慎密矣.


注:初步练习时,须大开大展,须全身松开气达梢,功夫愈进,则求紧凑,其大圈渐进于小圈,由外显之圈,成为内隐之圈,是可成为慎密无向之运动,方会放之则进,卷之则退,藏于慎密之义也.


先在心,后在身,腹松净,气敛入骨,神舒体静,刻刻在心.


注:凡走架子以心意为本,身体为末,即以心行气,以气运身之谓也.身体松开,而腹腰存想为空洞无物,则一切方可由腰脊而动,<即不乱动>是之谓静也,此运动时不二选择,应时时刻刻铭于心也.


一动无有不动,一静无有不静,牵动往来,气贴脊背而动之.


注:即以背为中心,乃运用离心力本也,如觉每一动作,背上之反应会绷紧,则失去此义也,统能以此行之,亦为养气敛入骨髓之法也.


内固精神,外示安逸,迈步如猫行,运劲如抽丝.


注:内固精神,则神注易得内刚之功,外示安逸,则神怡易得外在之效.迈步如猫行,乃指所有迈步须如捕鼠时的猫下伏铲地而迈步也.运劲如抽丝之旋转,复线之螺转也.棚出为顺抽丝,采入为逆抽丝,有如公母二螺丝也.


全身意在精神不在气,在气则滞,在神则活.


注:虽然以心行气在意不在气,若注意在气,则意为气所击而生滞也,盖神速而气慢,欲练气合神,必须意而神不在气之本身.然后神能导引其气变为神,则气随之功可得矣.


有气者无力,无气者纯刚,气如车轮,腰如车轴.


注:有气者无力,无气者能柔,有力者无气,无气者纯刚,故专柔专刚均属非太极拳.必须刚柔相济.若力气隐于内,则柔现于外,则刚欲求柔于外而刚于内,是之为劲.故须去力以求劲得后乃活气,方可得气之用,使生弹性,欲得气活,须气贯串遍于身躯如轮之旋转之不休,欲得轮之旋转,须有轮之中心有轴,故所有左右上下旋转均以腰脊为主宰也.

 
喜 欢

532

 
上一个:太极拳精义述真
下一个:修炼太极,要重视炼心和心炼(简启华)
 
本站推荐:
友情链接:
美文摘抄    美文欣赏    寓言故事大全    人生语录    微语录    语录大全    造句大全    一边一边造句    即使也造句    只要就造句    大学生成功创业案例    创业成功故事    创业资讯    生活小妙招大全    生活常识大全    健康常识    生活常识    写人的作文    优秀作文    小学生作文大全    好句子摘抄    句子赏析    优美句子摘抄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Copyright©2025 BaiZhiNiao.Cn 版权所有 粤ICP备19014702号
本网文章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犯原作者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收到后三天内按照您的要求处理/广告/建议 - Email:2894035371@qq.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 [2017年6月1日起施行]  -  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 [2020年3月1日起施行]


假如内容还不错的话,就分享给朋友仔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