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养生 > 中草药 > 

皂角的用价值

作者:佚名     时间:2017-07-14     浏览:566

文章目录

一、皂角的用价值
二、皂角的
三、皂角的副作用
四、皂角相关医书记载


皂角的用价值


皂角 ,又名皂角树,是我国特有的苏木科皂荚属树种之一,生长旺盛,雌雄异株,雌树结荚(皂角)能力强。皂荚果是医食品、保健品、化妆品及洗涤用品的天然原料;皂荚种子可消积化食开胃,并含有一种植物胶(瓜尔豆胶)是重要的战略原料;皂荚刺(皂针)内含黄酮甙、酚类,氨基酸,有很高的经济价值。


【性味归经】性温,味辛、咸。有小毒。归肺经、大肠经。


【功效与作用】开窍祛痰、散结消肿、润燥通便。属涌吐。


【临床应用】用量1~1.5克,多人丸散;外用适量,研末吹鼻取嚏,或熬膏贴患处。用治中风口噤、不醒、癫痫痰盛、关窍不通、喉痹痰阻、顽痰不爽、大便燥结;外治痈肿。


【理研究】抗菌。毒性:有溶血作用及其他组织细胞毒作用,特别是对中枢神经系统。理实验表明,皂苷能使呼吸道分泌增加产生祛痰作用;尚胃肠黏膜产生腹泻,腐蚀胃黏膜产生吸收中毒;对某些革兰氏阴性肠内致病菌及某些皮肤真菌有抑制作用。


【化学成分】含多种皂苷,种子含脂肪油。另含非瑟素、黄颜木素、白桦脂酸、白桦醇、木栓酮等成分。


【相关方】


1、皂角治下痢不止:用皂角子瓦焙为末,加米糊和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四、五十丸,陈茶送下。


2、皂角治肠风下血:用皂角子、槐实各一两,加粘谷糠炒香,去糠,研为末,每服一钱,陈粟为汤送下。此方名“神效散”。


3、皂角治腰脚风痛、不能履地:用皂角子一千二百个,洗净,以、酥少许熬香,研为末,加蜜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服,以蒺藜子、酸仁汤送下。


4、大肠虚秘(时泻时秘):治方同上,服至百丸,以通为度。


5、里急后重:用无蛀的皂角子(米糠炒过),加枳壳(炒过),等分为末,以饭和末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热汤送下。


6、喉痹封口:用皂荚生研为末,取少许点患处,同时以醋调厚涂项下。不久,病处裂破出血即愈。


7、咽喉肿痛:用皂荚一挺,去皮,米醋浸、炙七次,勿令过焦,研为末。每次少放入咽,吐涎则痛止,病渐愈。


8、皂角治风虫牙痛:用皂角子研为末,棉裹末约弹子大两颗,醋煮热,交替熨患处。每且可熨三、五次。


9、小儿流涎(由于脾热有痰):用皂角子仁半两、半夏(姜汤泡七次)钱二分,共研为末,加姜汁调成丸子,如麻子大。每服五丸,温水送下。


10、中风口:用皂角五两,去皮,为末,加陈年老醋调匀,左 涂右侧,右 涂左侧。干再涂。


11、中暑不省:用皂荚一两(烧存性)、甘草一两(微炒为末),以温水调一钱灌下。


皂角的



皂角的副作用


体虚、孕妇及咯血、吐血患者忌服。


皂角刺有一定的副作用,因为皂角刺含有皂甙,如果服用剂量过大,胃肠黏膜有损伤的人服用后, 会产生毒性;特别是影响中枢神经系统, 先痉挛, 后, 最后因呼吸中枢而导致死亡。


皂角相关医书记载


①《本草图经》:米醋熬嫩刺针作浓煎,以敷疮癣。


②杨士瀛:能引诸上行,治上焦病。


③《本草衍义补遗》:治痈疽已溃,能引至溃处。


④《纲目》:治痈肿,妒乳,风疠恶疮,胞衣不下,杀虫。


⑤《本草崇原》:去风化痰,败毒攻毒。定小儿惊风发搐,攻痘疮起发,化毒成浆。


⑥《四川中志》:治风热疮疹,并能通乳。


⑦《材学》:治扁桃体炎。

喜 欢

244

复制下面链接,发给你最好的朋友,每天共同健康多一点!
上一个:芡实的用价值
下一个:龟甲的用价值
友情链接:
美文摘抄 -  美文欣赏 -  寓言故事大全 -  人生语录 -  微语录 -  语录大全 -  造句大全 -  一边一边造句 -  即使也造句 -  只要就造句 -  大学生成功创业案例 -  创业成功故事 -  创业资讯 -  生活小妙招大全 -  生活常识大全 -  健康常识 -  生活常识 -  写人的作文 -  优秀作文 -  小学生作文大全 -  好句子摘抄 -  句子赏析 -  优美句子摘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