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病症 > 检查 > 

【脑血栓形成的鉴别】脑血栓形成一般做什么检查

作者:佚名     时间:2016-08-29     浏览:533

脑血栓形成的鉴别


常见检查:脑脊液检查-化学检查-蛋白质检查、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大生化检查、颅脑MRI检查、脑多普勒超声(TCD)、脑脊液常规检验(CSF)、颅脑CT检查、脑脊液亮氨酸-脑啡肽


脑血栓形成鉴别诊断


1.脑出血


脑梗死有时颇似小量脑出血的临床表现,但活动中起病、病情进展快、高血压史常提示脑出血,CT检查可以确诊。


2.脑栓塞


起病急骤,局灶性体征在数秒至数分钟达到高峰;常有心源性栓子来源,如风心病、冠心病、心肌梗死、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以及合并心房纤颤等,常见大脑中动脉栓塞引起大面积脑梗死,导致脑水肿及颅内压增高,常伴痫性发作。


3.颅内占位病变


颅内肿瘤、硬膜下血肿和脑脓肿可呈卒中样发病,出现偏瘫等局灶性体征,颅内压增高征象不明显时易与脑梗死混淆,须提高警惕,CT或MRI检查可以确诊。


以上小编为您整理了脑血栓形成的鉴别、种类分类辨别知识,下面继续为您讲解脑血栓形成一般做什么检查相关知识?

脑血栓形成一般做什么检查


一、实验室检查


1.脑脊液检查


腰穿只在不能做CT检查、临床又难以区别脑梗死与脑出血时进行,通常脑压及CSF常规正常。


2.血尿便常规及生化检查


主要与脑血管病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心脏病、动脉粥样硬化等相关。


二、影像学检查


1.神经影像学检查


(1)应常规进行CT检查:


多数病例发病24h后逐渐显示低密度梗死灶,发病后2~15天可见均匀片状或楔形的明显低密度灶,大面积脑梗死伴脑水肿和占位效应,出血性梗死呈混杂密度,应注意病后2~3周梗死吸收期,病灶水肿消失及吞噬细胞浸润可与脑组织等密度,CT上难以分辨,称为 模糊效应 。增强扫描有诊断意义,梗死后5~6天出现增强现象,1~2周最明显,约90%的梗死灶显示不均匀的病变组织。但有时CT不能显示脑干、小脑较小梗死灶。


(2)MRI:


可清晰显示早期缺血性梗死、脑干及小脑梗死、静脉窦血栓形成等,梗死后数小时即出现T1低信号、T2高信号病灶,出血性梗死显示其中混杂T1高信号。钆增强MRI较平扫敏感。功能性MRI弥散加权成像(DWI)可早期诊断缺血性卒中,发病2h内即显示缺血病变,为早期治疗提供重要。DSA可发现血管狭窄及闭塞部位,显示动脉炎、Moyamoya病、动脉瘤和动静脉畸形等。


2.经颅多普勒(TCD)


可发现颈动脉及颈内动脉狭窄、动脉粥样硬化斑或血栓形成。超声心动图检查可发现心脏附壁血栓、心房黏液瘤和二尖瓣脱垂。


友情提示:以上就是绿叶鸟健康网小编为您整理的脑血栓形成的鉴别,脑血栓形成的种类分类辨别,脑血栓形成一般做什么检查项目等知识,更多其他疾病相关内容,你可以在站内搜索框输入你想要了解的疾病,如:“脑血栓形成”可以了解更多,希望可以帮到您。

喜 欢

227

复制下面链接,发给你最好的朋友,每天共同健康多一点!
上一个:【HIV相关呼吸道感染的鉴别】HIV相关呼吸道感染一般做什么检查
下一个:【腓骨肌萎缩症的鉴别】腓骨肌萎缩症一般做什么检查
友情链接:
美文摘抄 -  美文欣赏 -  寓言故事大全 -  人生语录 -  微语录 -  语录大全 -  造句大全 -  一边一边造句 -  即使也造句 -  只要就造句 -  大学生成功创业案例 -  创业成功故事 -  创业资讯 -  生活小妙招大全 -  生活常识大全 -  健康常识 -  生活常识 -  写人的作文 -  优秀作文 -  小学生作文大全 -  好句子摘抄 -  句子赏析 -  优美句子摘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