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给您提供健康知识,让您知道多一点,身体更健康! - 百红鸟健康网 手机浏览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 首页 > 病症 > 检查 > 

【羊膜带综合征的鉴别】羊膜带综合征一般做什么检查

作者:佚名     时间:2017-04-28     浏览:1005    

羊膜带综合征的鉴别


常见检查:Ⅰ级产前超声检查、Ⅱ级产前超声检查、盆腔MRI检查、羊膜镜检查、羊膜穿刺术、核磁共振成像(MRI)、染色体、羊水脂白细胞


一、鉴别


1.羊膜外妊娠 原因与羊膜带综合征外因论相似,羊膜破裂,胎儿到胚外体腔中生长发育。羊膜的破裂时间较晚,羊膜与绒毛之间失去黏性,不会与胎儿粘连,所以一般不会有胎儿畸形。


2.羊膜片 羊膜片主要与羊膜带鉴别,其他需要与羊膜带鉴别的是不完全纵隔的纵隔和双胎妊娠两羊膜腔间的羊膜膈。


胎儿双顶径:52mm,腹围:194mm,股骨长:44mm,最大羊水暗区:37mm;胎盘附着在前壁,厚径:24mm,羊膜腔内可见一条带状回声从胎盘前壁连于左后壁,似见部分胎盘附着于带状回声上.由2层羊膜和2层绒毛膜组成,边缘游离,基底较厚,有时可见血流,较羊膜带厚。


产生原因:


①腔粘连,绒毛膜沿宫内瘢痕生长。羊膜片不附着于胎体,不导致畸形,妊娠晚期可以消失。


②宫内器械操作损伤。


3.短脐综合征 又称下侧腹露脏伴下肢不全畸形、肢体腹壁复杂畸形。


胚胎发育4~6周时,由于血流改变导致胚胎组织发育不全或缺损,引起体内出血、坏死、缺氧和腹壁闭合失败,表现与羊膜带综合征相似。B超下宫腔中见不到羊膜带回声。


短脐综合征有明显的脐带短或无脐带,明显的脊柱侧弯,腹腔内容到达胚外体腔,合并脊柱四肢多发的联合畸形等。


4.胚外体腔 胚胎在正常发育过程中,羊膜和绒毛膜未完全融合,羊膜和绒毛膜下积液形成胚外体腔。胚外体腔通常于孕16周消失。


特点是羊膜囊完整且不附着于胎体,胎儿胎动不受限,不合并胎儿畸形。


以上小编为您整理了羊膜带综合征的鉴别、种类分类辨别知识,下面继续为您讲解羊膜带综合征一般做什么检查相关知识?

羊膜带综合征一般做什么检查


一、检查


羊膜带综合征的诊断主要靠影像学检查,包括B型超声和磁共振技术(MRI)。胎儿存活与否均应尽可能行染色体检查。如胎儿死亡可以行尸检和组织学检查。


1.B超 这是诊断羊膜带综合征的重要方法,B超诊断的畸形的特点是多发、非对称性和复杂多样。在B超诊断羊膜带综合征的过程中须注意以下几点。


(1)仔细检查,胎儿畸形部位或其他部位有不规则带状回声,附着点位于羊膜板或胎体。


(2)B超诊断羊膜带综合征首先在B超下发现各种胎儿畸形,常合并羊水过少。


(3)B超检查进一步明确胎儿畸形的种类。


颅骨部位:无脑畸形、颅骨缺、非对称性脑膨出。


脊柱:脊柱侧突,脊柱裂。


肢体部位:四肢截肢、淋巴水肿、并指(趾)异常皮肤隆起,畸形足。


胸腔:肋骨裂,心脏异常。


颜面部位:鼻发育异常,腭唇裂,非对称性小头畸形。


腹壁部位:腹裂、脐膨出和外翻。


:不清,闭锁。


2.磁共振技术 MRI技术目前已经成功应用于产科,国内MRI技术在产科应用较少,国外已广泛应用,但仍将其作为B超技术的辅助技术,国外已经有应用MRI技术对羊膜带综合征成功诊断的病例。与B超比较的最大优点是显像清晰度高,器官的空间结构分辨率和组织结构的分辨率好,受扫描厚度、含气和骨官的影响小。MRI技术对、胎盘、羊水和胎儿的各个器官以及周围的非生殖系统的器官和组织的显像的清晰度明显超过B超;MRI扫描不受孕妇肥胖和增大的妊娠的影响,在上述2种情况下B超探头远端的结构显示不清楚;MRI技术不受肠道内气体和骨盆骨性部分的影响。


建议凡B超可疑或发现胎儿畸形者,必须行MRI检查。


友情提示:以上就是绿叶鸟健康小编为您整理的羊膜带综合征的鉴别,羊膜带综合征的种类分类辨别,羊膜带综合征一般做什么检查项目等知识,更多其他疾病相关内容,你可以在站内搜索框输入你想要了解的疾病,如:“羊膜带综合征”可以了解更多,希望可以帮到您。

 
喜 欢

499

 
上一个:【气管及食管异物的鉴别】气管及食管异物一般做什么检查
下一个:【梗阻性尿路疾病的鉴别】梗阻性尿路疾病一般做什么检查
 
本站推荐:
友情链接:
美文摘抄    美文欣赏    寓言故事大全    人生语录    微语录    语录大全    造句大全    一边一边造句    即使也造句    只要就造句    大学生成功创业案例    创业成功故事    创业资讯    生活小妙招大全    生活常识大全    健康常识    生活常识    写人的作文    优秀作文    小学生作文大全    好句子摘抄    句子赏析    优美句子摘抄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Copyright©2025 BaiZhiNiao.Cn 版权所有 粤ICP备19014702号
本网文章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犯原作者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收到后三天内按照您的要求处理/广告/建议 - Email:2894035371@qq.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 [2017年6月1日起施行]  -  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 [2020年3月1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