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母婴 > 幼儿教育 > 

狐狸法则 让孩子变得更加

作者:佚名     时间:2021-10-06     浏览:565


什么是狐狸法则?


一个寒冬,狐狸富来普和莱拉相爱了,生了5只小狐狸。一次觅食时,莱拉不幸被夹子打中而死去,富来普担负起抚养孩子的重任。他没有像母鸡孵小鸡那样把孩子们保护在身下,而是让他们自己出去生活。


因为富来普知道,没有谁能养他们一辈子。后来,小狐狸们长大了,学会了如何生存,也变得更加健康强壮。这就是大自然中普遍流传的狐狸法则:爱孩子,就要让他。


案例重现


5岁的萱萱聪明伶俐、活泼可爱,可是生活老师却发现她的依赖性太强了,凡事都要喊老师帮忙。吃饭要老师喂;午睡要老师给她脱鞋、脱衣服;就连上卫生间也离不开老师……每当生活老师说让她自己做时,萱萱总以“我不会”为理由而拒绝。


后来,生活老师把这个情况告诉了萱萱的家长,萱萱听了,无奈地说:“有一阵子,萱萱遇到事情总要自己做,我嫌她烦、动作慢,就替她做。现在可好,懒得不得了,什么都要大人帮忙,想让她自己做,她简直一万个不乐意。”


小编分析原因


故事中萱萱的表现,原因就在于家长没有让她意识到“自己的事情就该自己来做”,没有让她养成的习惯。从心理角度说,“自己来”意味着孩子自我意识及意识的萌发和增强;从教育角度说,“自己来”也有助于培养孩子自理及自信心。著名教育家卡尔?威特认为,对孩子能力的培养,是对孩子的一种真爱,而对孩子的溺爱和娇宠则是孩子形成人格的最大障碍,只会让孩子在将来的生活中吃尽苦头。


小编支招


1、改变爱的方式,让孩子知道“自己来”


很多父母对孩子的爱往往表现在细致周到的照顾上,并事事代劳。殊不知,这种做在不经意间剥夺孩子动手学习的机会,造成孩子的依赖性,不利于培养孩子适应周围环境的能力。所以,家长要改变爱的方式,给孩子机会学习,注重孩子性、自主性的培养。


2、确定适当范围,支持孩子“自己来”


凡是孩子自己能做的事,必须支持他自己做,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不断扩大“自己来”的范围,不要怕孩子做不好或者嫌麻烦。这样既锻炼了孩子动作的灵活性、准确性,又增强了他的自理能力。


3、耐心指导教会技能,让孩子可以“自已来”


由于孩子年龄小、能力差,尝试“自己来”的时候往往会搞得一塌糊涂,这时父母应耐心指导,做好示范,切不可横加指责,否则孩子极易养成胆怯、消极、缺乏自信的不良心理。


4、及时督促表扬,让孩子愿意“自己来”


当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时,父母应关注他做完这件事,不要让其他事情分散孩子的注意力。而且事情做完后还应及时评价,尤其要多给正面的赞扬和鼓励,才能强化孩子的良好行为。同时,父母还要适时提醒孩子,督促他“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让孩子养成的好习惯。

喜 欢

251

复制下面链接,发给你最好的朋友,每天共同健康多一点!
上一个:孩子最害怕父母做什么事
下一个:六种教育孩子的错误态度
友情链接:
美文摘抄 -  美文欣赏 -  寓言故事大全 -  人生语录 -  微语录 -  语录大全 -  造句大全 -  一边一边造句 -  即使也造句 -  只要就造句 -  大学生成功创业案例 -  创业成功故事 -  创业资讯 -  生活小妙招大全 -  生活常识大全 -  健康常识 -  生活常识 -  写人的作文 -  优秀作文 -  小学生作文大全 -  好句子摘抄 -  句子赏析 -  优美句子摘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