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母婴 > 幼儿教育 > 

孩子是如何学会“同情”的

作者:佚名     时间:2020-07-20     浏览:753


有样学样,爸爸是启蒙


尽管你觉得孩子好像是在一夜之间就发展出了这种心志,好像“突然就长大了”!但事实上,这是从孩子一出生就已经开始在酝酿和积累的。而主导这个过程的,不是别人,正是爸爸。如果父母经常给予孩子和周围其他人的,是温和、关爱、理解和同情,是温柔的抚慰和轻声细语,那么孩子所得到的暗示也将是如此的,他们听到、看到的对待他人的方式就会是充满理解和同情的。纽约大学儿童研究中心的临床心理学家Demy Kamboukos博士说:其实,我们可以很明显地看出来,那些爱他们父母的孩子,其实会更好地照顾自己。


而大多数专家也都认同,一个孩子出现真正的同情、同感至少要到两岁以后,尽管如此,这个年龄的情商还是不稳定、缺少连续性的。两三岁的孩子仍然是以自我为中心的,所以,他们其实并不是总能随时或更多时间去考虑和体会别人的心情和感受。


自我意识的成长,促进对别人情感的理解


当孩子越来越成长为一个的人的时候,他也就越来越能够体会别人的感情。也就是说,孩子逐渐能够定义自己的感受了,比如“我高兴”“我饿,我难受”“我哭是因为我磕疼了”等等,他也就能够理解和感同身受别人的感觉或感情了。于是,当其他小朋友哭的时候,孩子就会知道,小朋友哭是因为难受,为什么难受呢,因为他的腿磕破了。于是孩子就会按照大人平时的样子或者自己在难受时感到舒服的样子,通过帮助别人或者仅仅只是一个同情的眼神、话语,给予他人安慰。

喜 欢

418

复制下面链接,发给你最好的朋友,每天共同健康多一点!
上一个:如何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下一个:父母应该教会孩子什么
友情链接:
美文摘抄 -  美文欣赏 -  寓言故事大全 -  人生语录 -  微语录 -  语录大全 -  造句大全 -  一边一边造句 -  即使也造句 -  只要就造句 -  大学生成功创业案例 -  创业成功故事 -  创业资讯 -  生活小妙招大全 -  生活常识大全 -  健康常识 -  生活常识 -  写人的作文 -  优秀作文 -  小学生作文大全 -  好句子摘抄 -  句子赏析 -  优美句子摘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