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母婴 > 幼儿教育 > 

孩子放学回家 父母不宜做五件事

作者:佚名     时间:2016-01-28     浏览:533

幼儿园接宝宝放学了,和宝宝分开一整天是不是既牵挂又迫不及待想要知道宝宝在幼儿园的表现,因而对宝宝“刨根问底”?一些家长“心疼”宝宝在幼儿园吃不好,忍不住在回家路上给宝宝来一点“零食补偿”,其实这些都是爸爸们不好的习惯哦。

一不做:“饮料侍候”

我们常常看到,家长在接孩子时拿着一瓶甜饮料,惟恐孩子在幼儿园喝水不够。其实,每天都有“甜水等待”,反而会影响孩子在幼儿园的正常饮水,长此以往,会影响孩子的健康。我们应该倡导孩子多喝白开水,因为白开水中含有饮料无法替代而人体必需的诸多微量元素。

二不做:“零食补偿”

一些家长惟恐孩子在幼儿园吃不饱,接孩子回家时,拿出各种零食让孩子挑选食用。结果会促使孩子在幼儿园因期待零食补充而不好好吃晚饭,或者 “留有余地”,时间长了,会影响孩子的健康。

三不做:“啰哩啰嗦”

孩子离开一整天,家人的惦念是可以理解的,但孩子回家后,全家人围着孩子问这问那,使孩子无从回答,甚至厌烦急躁,还会增加孩子对幼儿园“不适应”的感受。孩子的情绪受客观环境影响,成人的紧张和焦虑表现会直接影响孩子,使孩子产生焦虑情绪。

四不做:“宠溺迁就”

孩子心里不愉快时,常常会莫名其妙地发脾气。小班的孩子有时也会出现“撒娇”或“耍赖”的现象。这个时候家长不要以同情的态度对待他,可以用转移注意力的方法排解孩子心中的不快,切忌无原则地“迁就放纵”。

做:“偏听偏信”

家长对刚刚入园的孩子不放心,会向孩子提出很多问题。由于这一阶段的孩子常常很难分清想象与现实,有时候会说一些与现实不符的内容。有时孩子之间发生不愉快的事情,孩子往往会说“某某打我了,”遇到这种情况,家长不能“偏听偏信”,而是要了解真实情况。

另外,孩子在回答问题时往往会将问题的结尾作为,如成人问:“你今天尿裤子了吗?”孩子回答:“尿裤子了。”问:“你吃没吃饱?”答:“没吃饱。”因此,建议家长遇到问题时多与老师沟通,从而客观地了解孩子在园的情况,以免产生不必要的误会。

喜 欢

227

复制下面链接,发给你最好的朋友,每天共同健康多一点!
上一个:学点学前心理 育儿会so easy
下一个:孩子在学校受到不公平的对待 家长们应该如何应对?
友情链接:
美文摘抄 -  美文欣赏 -  寓言故事大全 -  人生语录 -  微语录 -  语录大全 -  造句大全 -  一边一边造句 -  即使也造句 -  只要就造句 -  大学生成功创业案例 -  创业成功故事 -  创业资讯 -  生活小妙招大全 -  生活常识大全 -  健康常识 -  生活常识 -  写人的作文 -  优秀作文 -  小学生作文大全 -  好句子摘抄 -  句子赏析 -  优美句子摘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