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母婴 > 幼儿教育 > 

育儿有方 处罚孩子最有效的3绝招

作者:佚名     时间:2016-01-04     浏览:570

孩子犯了错,很多父母惯性的去处罚孩子,可是如果骂过了打过了孩子仍然不听话怎么办?是不是家长的处罚方式失效了?在这里,家长们需要弄清楚一个问题,那就是处罚的目的和方式,处罚孩子是为了让孩子改正错误,往正确的方向发展;而处罚的方式,怎样才能达到完美的效果,则是众说纷纭。下面三种处罚孩子的方式,希望能给家长们借鉴。

一、计时隔离,让孩子离开犯错现场

在的家庭或幼儿园中,有一个人人知晓的词,叫"time-out"(暂停,计时隔离)。如果孩子犯了错,警告提醒后仍然屡教不改,家长或老师会让他们停止正在做的事情,将他们与其他小朋友隔离开一段时间,然后才能回到团队里去。

一次豆豆与几个孩子沙子,其中一个小女孩开始恶作剧,把另一个孩子的铲子埋到沙子里。小女孩的在一旁命令把铲子还回去,小女孩不听,开始数“1……2……3”,小女孩还不听。于是走过去,一把将小女孩抱出来放在一旁的椅子上,说,“yourtimeisout”(你的时间到了)。小女孩很听话的坐在那,似乎很习惯这样的事情。一直等到妈说,你可以回去了,她才从椅子上跳下来,之后在玩的过程中,变得非常友好。

time-out就是利用自然后果来处罚孩子的一个典型。孩子正狂热于手中的某一件事的时候,他最不愿意的事情是什么?那就是让他停止,离开现场,让他行动受到限制。而计时隔离正是做到了这一点,甚至,当孩子看着别的孩子还可以继续玩,而他得到区别对待的时候,他的心里会受到震动,因为这与他平时所受的待遇反差极大,让他能反思自己的行为。

二、不急于弥补,让孩子明白错误危害

假如一个孩子老是粗心,不停的掉东西,或不停的打破东西。父母们教育孩子要细心的同时,就会显得比孩子忧心百倍,想方设法将丢掉的打破的东西给找回来买回来。其实,不要急于补上,因为这样他永远也不明白粗心的危害。

书包掉了让他空手去上一天学,让他去面对老师的责问、同学的眼光。老是打破水杯,那就让他自己去处理怎么喝水,让他明白没有水杯是不方便的事情。让他明白什么是"自作自受",自己做错的事情,需要自己去解决。从小就学会承担责任,约束自己。慢慢地,一个粗心的小孩不仅变得细心,而且,他还会富有责任感和约束力。

三、冷处理,让孩子体验犯错后果

孩子并非我们想像的那么不懂事,他只是控制能力差一点而已。但是,很多父母对待孩子的犯错表现都过于激烈。其实,采取冷处理的方式,更有益于教育孩子认识到自己的过错。

有段时间,多多很喜欢把玩具丢到到处都是,但不是每次都愿意收拾,老师也不强迫他,自己开始收拾,碰到他要求老师做另一件事情的时候,老师便开始趁机教育:“你看看,你把玩具扔得到处都是,自己又不收拾,现在老师要帮着你收拾,没有时间去帮你做。”这时候,多多就会傻傻的站在那里,然后悻悻的走开。有时,他就会蹲下来和老师一起收拾玩具。虽然他还小,但是老师想他是真正明白了他不收拾玩具的后果。这比马上拉孩子过来教育更能达到效果,因为孩子最不爱听的就是重复的说教,而一个小行动,一个小事件,就很容易让他明白事情的对错。

处罚是一把双刃剑,是一种危险的、高难度的教育技巧,弄不好会伤害孩子的人格与自尊,而如果用得恰当,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会让孩子从改正某一个缺点的过程中,学会更多闪光的东西。孩子的“错误”是成长中必然会出现的,家长们需要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才能更有效的用好这把剑。

喜 欢

264

复制下面链接,发给你最好的朋友,每天共同健康多一点!
上一个:宝宝的头三年 将影响其一生!
下一个:这样教育孩子 成就孩子一生
友情链接:
美文摘抄 -  美文欣赏 -  寓言故事大全 -  人生语录 -  微语录 -  语录大全 -  造句大全 -  一边一边造句 -  即使也造句 -  只要就造句 -  大学生成功创业案例 -  创业成功故事 -  创业资讯 -  生活小妙招大全 -  生活常识大全 -  健康常识 -  生活常识 -  写人的作文 -  优秀作文 -  小学生作文大全 -  好句子摘抄 -  句子赏析 -  优美句子摘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