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给您提供健康知识,让您知道多一点,身体更健康! - 百红鸟健康网 手机浏览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 首页 > 母婴 > 幼儿教育 > 

寄宿学校对孩子心理有哪些影响

作者:佚名     时间:2016-01-01     浏览:489    

儿童一岁左右的时候,与父母之间就建立起一种依恋的关系。但是早期孩子与父母的关系又可以分为四种类型:一、安全型二、回避型三、反抗型四、缠人型,总是黏着父母。第一种类型的孩子情绪较为稳定踏实,后三种类型的孩子情绪比较不稳定。

与一些家长对寄宿制学校的顾虑一样,寄宿制学校对于儿童的心理成长确实存在一些不利影响。

首先,寄宿制学校是否具备关注每个孩子的条件,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孩子的成长。对于儿童,尤其是学龄前的儿童来说,应该接触来自家庭、学校等多方面的。一边在家庭与父母相处,一边在学校与老师同学相处,这种转换对孩子来说都是有益的。在学校里,往往都是一个老师面对众多学生,无法实现针对每个孩子不同情况的个性化教育。

其次,读寄宿制学校好不好还取决于孩子本身的能力。有些孩子性格开朗外向,性较强,比较容易适应寄宿学校的生活。如果家庭的教育环境并不好的话,那么学校老师无疑是更为专业的教育者。

当然,在跟踪的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个班级里寄宿和非寄宿混合的情况,在这样的对比之下,寄宿的孩子在心理上就会产生一些异样的情绪,比如觉得我跟别的孩子不一样、自己被父母抛弃到学校里等等。刘博士就遇到一个原本能力和素质都很好的孩子,因为中班下学期变成了“全托”,各方面表现都下降的情况。

儿童一岁左右的时候,与父母之间就建立起一种依恋的关系。但是早期孩子与父母的关系又可以分为四种类型:一、安全型,即以父母为基地;二、回避型,即有没有父母都无所谓;三、反抗型,有不安全感,害怕被父母抛弃;四、缠人型,总是黏着父母。第一种类型的孩子情绪较为稳定踏实,后三种类型的孩子情绪比较不稳定。

10岁之前是孩子情感发展的关键期。心理学上倾向于教导孩子去体会什么是情感,而不是掩饰它。在学校这样的群体之中,个体的情感表达是相对缺失的。对于孩子来说,在家庭当中才更能自由地宣泄自己的情绪和情感。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家长牢牢抓住这个孩子进入小团体之前最后的亲密时期。孩子的成长过程其实是自我的成长过程。早期孩子和父母是一体的,他们通过哭声影响父母的行动,使父母围着自己团团转。三岁左右的时候,进入一段反抗期,这在心理学上称为自主到羞愧怀疑。三岁到十岁这个阶段,是孩子必然要与同伴建立关系的阶段,也标志着他们将在同伴群体中长大,逐渐接受群体的观点。假如家长因为诸多原因让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寄宿,那么应该像那个每周三将孩子接回家的母亲一样,让父母和孩子有更多的相处机会,增进亲子关系。

 
喜 欢

233

 
上一个:女孩应当怎样教育
下一个:不要忽视孩子的病态心理
 
本站推荐:
友情链接:
美文摘抄    美文欣赏    寓言故事大全    人生语录    微语录    语录大全    造句大全    一边一边造句    即使也造句    只要就造句    大学生成功创业案例    创业成功故事    创业资讯    生活小妙招大全    生活常识大全    健康常识    生活常识    写人的作文    优秀作文    小学生作文大全    好句子摘抄    句子赏析    优美句子摘抄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Copyright©2025 BaiZhiNiao.Cn 版权所有 粤ICP备19014702号
本网文章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犯原作者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收到后三天内按照您的要求处理/广告/建议 - Email:2894035371@qq.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 [2017年6月1日起施行]  -  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 [2020年3月1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