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母婴 > 幼儿教育 > 

“过家家”里玩出来的创造力

作者:佚名     时间:2015-12-31     浏览:845


学前3~6岁的孩子非常喜欢玩“过家家”,比如:我假装是医生,你假装是病人,我来给你看病等。这些“过家家”在心理学上叫做“假装游戏”。孩子的心智有了良好发展,才能够玩假装游戏。


“过家家”玩出创造力


4岁的杨杨是个活泼、可爱的小男孩。这会儿,他右手拿着一把勺子,左手拿着真丝围巾,爬在客厅的地上,口中念念有词:“向左、向左。”接着,右手中的勺子把转向了左边:“前面是什么?地图、地图!”他把左手中的围巾铺在面前,小小的手指认真地在“地图”上指来划去,仿佛是一位身经百战的将军在研究作战计划。突然,杨杨拿起围巾盖在头上:“下雨了,撑伞!”……看到了,说:“我的宝贝啊,爬在地上会把衣服弄脏,还会着凉的。


哎呀,我的围巾,你不要给我扯坏啊!哪有开坦克爬着开的,哪有坦克的方向盘是和勺子一样的……”杨杨解释说:“我正在开坦克,我右手拿着的是坦克的方向盘,我需要地图看明白前面是什么山。可是突然下雨了……”心理学家如是说:在“过家家”中,孩子可以不按照常理来“出牌”,想到什么就是什么。杨杨把勺子看作坦克的方向盘,这种突破传统、标新立异恰恰是创造力的核心所在!如果说未来坦克的方向盘会变成和一把勺子一样,也未尝不可能啊!心理学家邓斯克认为,小孩子在游戏中的“假装”会大大促进他们的发散思维。


杨杨假装自己在开坦克,可坦克是根本不存在的,只是在杨杨的头脑中有一个象征的坦克存在;他面前的山以及下雨都是同样的道理,都是杨杨想象出来的,这种发散性的思维是创造力发展的重要因素。要知道,创造力不只与智力发展水平有关。智力发展水平相同的人,创造力不一定相同。创造力,可以说是一种人格特征,是一种乐于探索的精神。孩子这种看来有点“自说自画”的游戏,为他提供了自由探索,大胆想象的机会。

喜 欢

478

复制下面链接,发给你最好的朋友,每天共同健康多一点!
上一个:育儿早教 你期待什么
下一个:宝宝赖床 家长14妙招巧应对
友情链接:
美文摘抄 -  美文欣赏 -  寓言故事大全 -  人生语录 -  微语录 -  语录大全 -  造句大全 -  一边一边造句 -  即使也造句 -  只要就造句 -  大学生成功创业案例 -  创业成功故事 -  创业资讯 -  生活小妙招大全 -  生活常识大全 -  健康常识 -  生活常识 -  写人的作文 -  优秀作文 -  小学生作文大全 -  好句子摘抄 -  句子赏析 -  优美句子摘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