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母婴 > 幼儿教育 > 

父母教育孩子不可缺少的四样东西

作者:佚名     时间:2015-12-06     浏览:455


父母缺少这四样,你是教育不好孩子的!


1、缺少反思意识——外视而不内视


大人总喜欢把问题都聚焦在孩子身上,却很少去反思自己。


孩子听话,固然省事,但只要孩子一有问题,就不管三二十一,那都是孩子的错,却从来不在自己身上找原因,不去寻找问题根源:教育方式是不是正确?自己是不是做到了良好表率,言传身教?是不是自己强加意识给孩子了?是不是给孩子创作了良好的成长环境……只会一味地埋怨孩子不听话,不好管教。


有句话说的很好:“孩子就是父母的镜子”,孩子身上出现的问题,往往可以在家庭中找到根,在父母身上找到影。所以,但孩子有问题时,先静下心来反思下自己吧!


2、缺少欣赏眼光——看坏而不看好


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说:“人性中最深切的渴望就是获得他人赞赏。”


对于孩子,更是如此。可以说欣赏是他们成长中积极向上的动力。但不少父母却缺乏欣赏孩子的眼光,对孩子的有点熟视无睹,对缺点却耿耿于怀。一味地埋怨和打击,以为“挑刺”就可以促进孩子的成长。


用放大镜找出孩子的优点,不断地鼓励孩子,那孩子自然会让好的方面发展。


总之,强化有点,淡化弱点。


3、缺少正确心态——近看而不远望


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值太高,不顾孩子的个性特点和智力水平,不顾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和个体差异,缺少对孩子的细微体察和深入了解,盲目跟风攀比,人云亦云。


看别人的孩子练琴,也不顾孩子有无兴趣,赶“鸭子”上琴。听说上奥数可以提高思维能力,也不顾孩子有无数学特长,又逼孩子游“水”。满足了父母的一时的虚荣,牺牲了孩子童年的快乐。只看重眼前一时的效益,却没有想过,孩子不是速成品一夜成名,也不是橡皮泥随你。没兴趣、被迫的学习最终导致厌恶学习的恶果。


又比如,家长只看到眼皮底下的分数,为差一、两分而斤斤计较,有的甚至大动肝火,却没有把目光抬起向远看,从长计议。


其实分数并不能全面反映出孩子的综合或整体素质,应该多从课外着手,鼓励孩子在生活中多动手,多思考,多探索,多阅读,培养各种兴趣,激发求知,养成良好学习习惯。


4、缺少良好情绪——暴躁而不自控


当孩子不听话的时候,有些父母会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通过打骂的形式去“教育”孩子。


可能在这种歇斯底里或者怒火之下,孩子确实是屈服了,父母会觉得让他长了一次教训,但是他心理上没有完全的接受。因为他很恐惧,不服不行,是被强迫的去“听从”的,等到父母不在时,他又会还原到原来的状态。并且这种发火可能一次两次有效,但是长期下去,孩子也会“免疫”,对于他的行为不是一个很好的引导途径。


如果父母太容易“暴躁”,孩子也会习得这种处理问题的方式。孩子将来长大可能也会表现得比较暴躁,容易发火。在他的世界里可能处理问题的方式都是就是发火,没有商量,没有忍耐,没有退步。


父母首先要做自己的情绪主人。当我们懂得了每个人都该对自己的情绪负责,以暴制暴、恐吓、威胁和打骂,只会扼杀孩子的自尊心和安全感,也会导致孩子自我伤害和攻击行为。

喜 欢

193

复制下面链接,发给你最好的朋友,每天共同健康多一点!
上一个:家长教育孩子11种实用的方法
下一个:文明教育 让孩子“听话”的长大
友情链接:
美文摘抄 -  美文欣赏 -  寓言故事大全 -  人生语录 -  微语录 -  语录大全 -  造句大全 -  一边一边造句 -  即使也造句 -  只要就造句 -  大学生成功创业案例 -  创业成功故事 -  创业资讯 -  生活小妙招大全 -  生活常识大全 -  健康常识 -  生活常识 -  写人的作文 -  优秀作文 -  小学生作文大全 -  好句子摘抄 -  句子赏析 -  优美句子摘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