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母婴 > 幼儿教育 > 

育儿新观念 当个会示弱的新

作者:佚名     时间:2016-12-29     浏览:385


缺乏责任感、不能自强自立、对他人漠不关心……这些标签经常被贴在一些孩子和年轻人身上。一项针对私立小学学生的自理能力调查发现,家长或保姆每天给孩子整理书包的占68%,给孩子洗脚的有82%,帮着穿衣服的有79%,每天开车接送孩子的更是高达95%。父母代替孩子,像超人一样无所不能,会限制孩子的成长,剥夺其生长空间。


1.巧妙提问多启发


不要当孩子的“百事通”。比如花儿为啥是香的,草儿为啥是绿的,鸟儿的叫声为啥那么好听,当孩子好奇地问出这些问题时,大可不必张嘴就答,更不需要开电脑求助搜索引擎。此时不妨也带着好奇的神态问问孩子:“也不太知道,要不你告诉你的想法?”如果孩子说不出来,就拿出《十万个为什么》,或者带孩子去书店、图书馆,教他如何自己找。



2.假装健忘常装“笨”


小汽车去哪儿了,衣服要穿哪一件,书包里需要放哪些东西,如果孩子时常找不到东西,或者想不起要做什么,千万不要急于帮忙,要让孩子自己回忆,自己处理。有时,甚至可以主动装装傻。比如睡前讲故事,就可以说:“昨天我们把《格林童话》放哪儿了?宝宝帮忙拿过来好不好?”“聪明的宝宝肯定知道书在哪里,要不去书柜里翻翻?”孩子都有自我证明的愿望,此时多半会乐颠颠地找书。



3.家务小事会“偷懒”


像开关灯、开关门、帮着拿碗筷之类的小事,完全可以“偷偷懒”,让孩子去做。饭菜端上桌,可以故意不拿碗筷,等全家人坐好后问孩子:“宝宝说桌子上是不是少了什么?”鼓励孩子去碗橱取碗筷。再比如傍晚时分屋里越来越暗,也可以“偷懒”让孩子去开灯。



4.遇到困难袖手看


孩子在生活中难免遇到各种困难,小到玩具开关不会开,大到在外面跟小朋友闹矛盾,此时,最好“袖手旁观”,指导孩子自己解决问题。比如玩具车不亮了,孩子来求助,就可以说:“也想玩,你可以帮修一下吗?”等孩子翻过来倒过去地查看时,可以一起研究,启发孩子打开开关,或者换电池。



5.引导家人来求助


也可利用合适的时机,引导家里其他人来求助孩子。比家里做客,电视机不会开,就可以说:“咱们家电视机怎么开,刚来不知道,要不去问问宝宝呢?”家最好配合着去问孩子,共同做好教育工作。

喜 欢

177

复制下面链接,发给你最好的朋友,每天共同健康多一点!
上一个:爸爸带孩子的五大好处
下一个:让孩子受益一身的学习习惯
友情链接:
美文摘抄 -  美文欣赏 -  寓言故事大全 -  人生语录 -  微语录 -  语录大全 -  造句大全 -  一边一边造句 -  即使也造句 -  只要就造句 -  大学生成功创业案例 -  创业成功故事 -  创业资讯 -  生活小妙招大全 -  生活常识大全 -  健康常识 -  生活常识 -  写人的作文 -  优秀作文 -  小学生作文大全 -  好句子摘抄 -  句子赏析 -  优美句子摘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