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给您提供健康知识,让您知道多一点,身体更健康! - 百红鸟健康网 手机浏览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 首页 > 母婴 > 宝宝饮食 > 

宝宝的“吃鱼”全攻略

作者:佚名     时间:2016-01-19     浏览:910    


众所周知,鱼类和海鲜不仅味道鲜美,而且营养价值相当高。那么,妈咪们应该为宝宝挑选哪种鱼、应该怎样烹饪鱼肉?这些都是有很大讲究的哦!


河鱼和海鱼哪个好?


——海鱼营养价值更高


顾名思义,河鱼和海鱼最大的区别在于它们的生长环境。严格说来,河鱼应该叫淡水鱼,常见的有鲤鱼、鲫鱼、草鱼、鲢鱼、武昌鱼、罗非鱼、鳝鱼等;海鱼则包括带鱼、金枪鱼、大黄花鱼、小黄花鱼、鲅鱼以及三文鱼和多宝鱼等。


海里的营养极其丰富,尤其含有大量的营养盐,使海鱼中矿物质和维生素含量更高。此外,海鱼的肝油和体油中含有陆地上的动植物所不具备的DHA。海鱼中的欧米伽3脂肪酸、牛磺酸含量都比淡水鱼高得多,对心脏和大脑具有保护作用。


从味道上来说,海鱼的味道也更鲜美。这是因为海鱼的游动范围和游动时的力度比河鱼大,使它的肌肉弹性更好。而河鱼吃起来有股土腥味,因为它们生长在腐殖质较多的水里。这样的环境适合放线菌繁殖生长,细菌通过鱼鳃侵入鱼体血液中,并分泌一种带有土腥味的褐色物质,而且这种土腥味在烹调过程中很难去掉。


海鱼可以随便吃吗?


——主要看产地看品种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博士范志红说,吃海鱼要从两个方面看。第一,产地有没有被污染。如含有各种化学毒物的工业废水被排放到江河湖海中,会致使生活在其中的鱼儿中毒。第二,鱼类品种的差异,即食草鱼和食肉鱼的差异。一般来说,食草鱼所含的毒性物质比食肉鱼要少,而且越是处在食物链顶端的食肉鱼类所含毒性物质越多。


另外吃海鱼最好熟吃,生食会因异尖线虫感染引发剧烈腹痛和过敏,吃完海鱼后最好不要马上喝牛奶,会营养成分,不利于吸收。


贝壳类适合给小宝宝吃吗?


——确保干净完全煮熟


宝宝吃鱼习惯了以后,可以试着换一种海鲜改善一下宝宝的口味。例如可以尝试着吃贝壳类的海产品,包括各种螺、蛤、蚝、蛏子等。不过因为这类海鲜结构特殊,细菌和寄生虫很容易藏匿,所以要务必清洗干净,反复蒸煮确定完全煮熟后才可食用。


野生鱼类真的比养殖鱼类好吗?


——选水体污染少的区域


首先野生鱼比养殖鱼少,相对不易获得,而且肉质口感好一点。其次是消费心理,一般来说,很多人都觉得野生鱼少受污染,但现在水体污染严重,也很难保证野生鱼就真的没有受过污染。同时养殖鱼存在的最大问题是饲料里面激素的添加,使得很多人不敢购买。建议选择在水体污染少的区域、良心养殖的鱼和生长周期短的野鱼。


鱼头吃多了更聪明?


——鱼头鱼眼易聚集重金属


鱼头确实含有相对多的DHA,但也不能一味地给小宝宝食用。在不缺少DHA的情况下,过量补充DHA不仅无效,还有副作用,且鱼头和鱼眼处是重金属富集的地方(听很多宝妈都喜欢给宝宝吃鱼眼窝处的肉,其实是很错误的做法)。总的说来鱼的各个部位都有其食用的优势(除了鱼胆),对小宝宝的生长都有好处。


吃鱼比吃肉好吗?


回答是否定的。毕竟鱼类只是辅助食物,不能满足所有小宝宝成长所需的营养物质,也不能替代食用陆生动植物。小宝宝每周吃两到三次鱼还是很有必要的。


选择鱼刺少的种类


给小宝宝吃,一般选取的是海鱼或者刺比较少的鱼。对于不会剔除鱼刺的宝们来说,一种比较方便去鱼刺的办法是,先将鱼煮熟或者蒸熟后,再取出鱼头、鱼骨、鱼刺等,将刺清理干净后,再喂给宝宝吃。


小编提醒:宝宝不宜吃生鱼和鱼松


在鲜鱼中,特别是淡水鱼中常有寄生虫存在。宝宝经常吃未经煮熟的鱼或生鱼,就有可能患寄生虫病,出现食欲不振、腹疼、肝肿大、黄胆以及浮肿等症,严重的会引起腹水。因此妈咪们在做鱼时,一定要煮熟烧透,不能让宝宝吃生鱼和没有烧透的鱼。


鱼松营养价值高,食用方便,而且不用担心鱼刺问题,妈咪们也许会认为这是宝宝最好的吃鱼方式。然而,有研究表明,鱼松中氟化物含量比较高。氟化物在体内蓄积,容易导致宝宝食物性氟化物中毒,发生氟斑牙或氟骨症。所以,宝宝不能长期食用鱼松,更不能将其作为宝宝摄取鱼肉的惟一来源。

 
喜 欢

529

 
上一个:脂肪与糖在孩子成长中的作用与营养比例
下一个:粉、细米的孩子容易患脚气病
 
本站推荐:
友情链接:
美文摘抄    美文欣赏    寓言故事大全    人生语录    微语录    语录大全    造句大全    一边一边造句    即使也造句    只要就造句    大学生成功创业案例    创业成功故事    创业资讯    生活小妙招大全    生活常识大全    健康常识    生活常识    写人的作文    优秀作文    小学生作文大全    好句子摘抄    句子赏析    优美句子摘抄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Copyright©2025 BaiZhiNiao.Cn 版权所有 粤ICP备19014702号
本网文章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犯原作者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收到后三天内按照您的要求处理/广告/建议 - Email:2894035371@qq.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 [2017年6月1日起施行]  -  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 [2020年3月1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