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母婴 > 育儿知识 > 

勤洗手来讲卫生 预防儿童手足口病

作者:佚名     时间:2015-08-23     浏览:991


手足口病可通过唾液、疱疹液、等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食具、奶具以及床上用品、等引起间接接触传播;患者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可通过飞沫传播;如接触被病毒污染的水源,亦可经水感染;门诊交叉感染和口腔器械消毒不合格亦是造成传播的原因之一。


手足口病的危害有哪些:


潜伏期:


该病的潜伏期为2~7天,传染源包括患者和隐性感染者。流行期间,患者为主要传染源。患者在发病急性期可自咽部排出病毒;疱疹液中含大量病毒,破溃时病毒溢出;病后数周,患者仍可自从中排出病毒。


传染源:


手足口病的传染源是患者和隐性感染者。流行期间,患者是主要传染源。患者在发病1~2周自咽部排出病毒,约3~5周从中排出病毒,疱疹液中含大量病毒,破溃时病毒即溢出。带毒者和轻型散发病例是流行间歇和流行期的主要传染源。


传播方式:


该病传播方式多样,以通过人群密切接触传播为主。病毒可通过唾液、疱疹液、等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食具、奶具以及床上用品、等引起间接接触传播;患者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可通过飞沫传播;如接触被病毒污染的水源,亦可经水感染;门诊交叉感染和口腔器械消毒不合格亦是造成传播的原因之一。


易感人群:


人群对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普遍易感,感染后可获得免疫力。由于不同病原型别感染后抗体缺乏交叉保护力,因此,人群可反复感染发病成多已通过隐性感染获得相应抗体,因此,手足口病的患者主要为学龄前儿童,尤以≤3岁年龄组发病率最高。据国外有关资料报道,每隔2~3年在人群中可流行一次。


流行方式:


手足口病分布极广泛,无严格地区性。四季均可发病,以夏秋季多见,冬季的发病较为少见。本病常呈暴发流行后散在发生,该病流行期间,幼儿园和托儿所易发生集体感染。家庭也有此类发病集聚现象。医院门诊的交叉感染和口腔器械消毒不严格,也可造成传播。天津市两次较大流行,托幼单位儿童发病率明显高于散居儿童。家庭散发,常一家一例;家庭暴发,一家多人或小孩子与成人全部感染发玻此病传染性强,传播途径复杂,流行强度大,传播快,在短时间内即可造成大流行。


临床特征:


急性起病,发热;口腔粘膜出现散在疱疹,米粒大小,疼痛明显;手掌或脚掌部出现米粒大小疱疹,或膝盖偶可受累。疱疹周围有炎性红晕,疱内液体较少。部分患儿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头疼等症状。该病为自限性疾病,多数预后良好,不留后遗症。极少数患儿可引起脑膜炎、脑炎、心肌炎、弛缓性、肺水肿等严重并发症。


预防手足口的好习惯:


勤洗手来讲卫生


因为孩子天性好奇,总欢到处乱摸,因此极易感染病原体,稍有不慎就可导致手足口玻所以家长需提高警惕,注意孩子的日常卫生,勤给孩子洗手洗澡。与此同时,家长也需注意个人卫生,防止携带病毒传染给孩子。


杜绝病源少出门


夏季高温,很多传染病都是在这个时候滋生的,所以家长尽量不要带孩子去人群密集,空气不流通的地方,避免孩子接触病源。


注意预防免再生


手足口病是反复性疾病,并不是曾经感染过手足口病不会复发,湖南省就曾报道过一个7岁儿童因患手足口病,两年未出重病病房,并由此产生了高达140万德巨额医药费的新闻。所以家长要注意,千万不要掉以轻心,预防工作必须时刻准备,努力为孩子建一个手足口病的保护盾,避免孩子感染手足口病,一旦感染投入精力财力不说,孩子也要遭受痛苦。


专业用药保健康


如果孩子不慎患病,儿童用药专业品牌优卡丹温馨提醒家长,一定要去正规的医院,接受科学治疗,合理用药,避免病情发展,影响孩子的健康。


家长朋友们一定要重视起来,只要平时多加防范,手足口病就会远离我们的小宝贝。

喜 欢

478

复制下面链接,发给你最好的朋友,每天共同健康多一点!
上一个:如何给宝宝清凉舒适的环境?
下一个:如何保护孩子视力?什么食物护眼最有效?
友情链接:
美文摘抄 -  美文欣赏 -  寓言故事大全 -  人生语录 -  微语录 -  语录大全 -  造句大全 -  一边一边造句 -  即使也造句 -  只要就造句 -  大学生成功创业案例 -  创业成功故事 -  创业资讯 -  生活小妙招大全 -  生活常识大全 -  健康常识 -  生活常识 -  写人的作文 -  优秀作文 -  小学生作文大全 -  好句子摘抄 -  句子赏析 -  优美句子摘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