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给您提供健康知识,让您知道多一点,身体更健康! - 百红鸟健康网 手机浏览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 首页 > 母婴 > 育儿知识 > 

婴儿心肌损伤是什么样的疾病

作者:佚名     时间:2017-02-27     浏览:386    

婴儿心肌损伤我们在生活中是常常出现的,但是对于婴儿心肌损伤这一疾病的认识是不太了解的。为了更好的预防婴儿心肌损伤的出现,我们首先要了解一下这一疾病到底是什么样的病。那么到底婴儿心肌损伤是什么样的疾病?下面我们就来看看权威的专家依据多年的临床经验是怎么解答这一问题的吧。

一、婴儿心肌损伤的特点

新生儿、婴幼儿的心肌称为未成熟心肌,在结构、代谢和功能上有别于成熟心肌。新生儿心肌结构及交感神经发育不成熟:心肌细胞、肌节数量少,收缩力弱,细胞核及线粒体等非收缩成分在细胞内占较高比例,且心肌内肌浆网量少;钙离子交换多依赖钙离子通道,细胞膜Na-K-ATP酶有不同异构体,心肌收缩蛋白异构体的组成随着发育过程而变化,对钙的敏感性随发育逐渐增高;心肌内交感神经纤维量少,儿茶酚胺水平较低,影响心肌的收缩功能。新生儿心肌的储备力低,且新生儿早期各种疾病发生率高,代偿调节能力差。

二、婴儿心肌损伤常见病因

首先,围生期缺氧是最常见的致病因素,新生儿窒息、呼吸窘迫综合征、肺不张、肺出血、颅内出血、缺氧缺血性脑病、动静脉瘘、血红蛋白载氧能力下降、呼吸链酶系 (如氰化物中毒) 等均可引起心肌损伤。其次,新生儿免疫功能不成熟,占新生儿疾病首位的感染性疾病,如败血症、感染性肺炎、病毒感染等均可造成新生儿心肌损伤。新生儿先天性心血管疾病、心律失常等发病率高,也可导致心肌损伤,如动脉导管未闭明显的分流减少冠状动脉的血液供应,并且加重心血管的病理改变,造成心肌受损。酸中毒、电解质紊乱、母亲妊娠期糖尿病、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低血糖、低体温、中毒、母亲患有子癎前期等都有较高的心肌损伤发生率。

三、婴儿心肌损伤机制

各种病因所致的新生儿心肌损伤机制不同,其中缺氧、缺血性心肌损伤发病率最高。结合新生儿期的生理特点,新生儿心肌受损的机制包括:

①心肌细胞的损伤。在各种损伤因素作用下,心肌细胞膜完整性、细胞内能量代谢障碍[6]导致ATP缺乏、氧自由基产生增加、心肌细胞内钙超载、线粒体损坏等病理变化互为因果、相互作用,最终导致心肌细胞坏死和凋亡,使心肌细胞数量和收缩物质减少,心肌收缩力降低。

②在心肌细胞受损的基础上,ATP产生不足或利用障碍、心肌兴奋-收缩耦联障碍影响心肌的收缩功能,肌球-肌动蛋白复合体解离障碍、冠脉灌流不足及心室顺应性降低等影响舒张功能,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兴奋、心律失常等导致心肌收缩与舒张功能协调障碍,三者相互作用影响,严重者发生心力衰竭,可进一步加重组织器官缺氧。

③缺血性心肌损伤后血流再灌注,心肌和血液中氧自由基的成倍增加、心肌细胞内钙超载加重、中性粒细胞大量激活、血管内皮损伤及心肌细胞凋亡等因素相互作用,从而加重心肌损伤。一般认为,窒息所致低氧血症和酸中毒,直接损害心肌细胞,使其处于“冬眠状态”或“顿抑状态”,甚至坏死。有研究认为,T细胞产生的IL-17A可通过诱导心肌细胞凋亡和激活中性粒细胞浸润引起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而心脏新型核受体FXR通过调节心肌细胞凋亡,导致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以上是对“婴儿心肌损伤是什么样的疾病”的简单介绍,我们了解到了婴儿心肌损伤的大概知识。我们除了要有关这一问题的相关解答,在生活中我们也是要多多的了解一下其他的一些疾病的知识,这样才能让我们大家更好的预防一些疾病的发生。最后也希望人们拥有一个健康的人生,过上幸福快乐的生活。

 
喜 欢

127

 
上一个:最新儿童身高标准是什么
下一个:左侧甲状腺多发性结节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本站推荐:
友情链接:
美文摘抄    美文欣赏    寓言故事大全    人生语录    微语录    语录大全    造句大全    一边一边造句    即使也造句    只要就造句    大学生成功创业案例    创业成功故事    创业资讯    生活小妙招大全    生活常识大全    健康常识    生活常识    写人的作文    优秀作文    小学生作文大全    好句子摘抄    句子赏析    优美句子摘抄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Copyright©2025 BaiZhiNiao.Cn 版权所有 粤ICP备19014702号
本网文章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犯原作者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收到后三天内按照您的要求处理/广告/建议 - Email:2894035371@qq.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 [2017年6月1日起施行]  -  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 [2020年3月1日起施行]


假如内容还不错的话,就分享给朋友仔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