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内陷的症状与病因
内陷的主要症状表现为凹入皮肤内,可一侧或双侧发生。很多女性内陷伴有导管周乳腺炎,周围常出现红斑,并且有疼痛感,下可触及肿块。如果凹陷继发于乳腺癌疾病,患侧乳腺还会看到橘皮样、铠甲样等皮肤病变。内陷的不同程度,具有以下症状表现:
一度内陷:可轻度回缩,在基底根部有一个陷沟。
二度内陷:呈中度回缩状,顶部陷入之内。
三度内陷:这是内陷最严重的情况,重度回缩,折叠凹入内。
此外,内陷的常常难以清洗,一旦积存污垢发生感染,可导致慢性炎症,出现恶臭,局部皮肤糜烂的症状。而哺乳期的,可出现难以或无法哺乳的情况,造成乳汁淤积,甚至出现急性乳腺炎的症状。
内陷的病因
内陷的病因可由原发性因素和继发性因素导致,其中原发性的发生率高于继发性。原发性内陷即发育畸形,多为双侧发生,主要是在发育后期,芽基部外胚层凹形成乳窝,以后增生间充质的发育停滞,继而形成的内陷。继发性内陷主要是受乳腺内病理组织的牵拉,导致难以突出而形成。
1、原发性内陷病因
(1)及的平滑肌发育不良。正常情况下,有15~20个输乳管开口,输乳管周围有平滑肌纤维,由于发育因素而造被围绕输乳管和插入真皮的肌纤维束向内。
(2)输乳管发育不全:输乳管是发育的主要指症,如果输乳管发育不全,就难以形成条索状。
(3)基部发育不良:基部起撑托的重要作用,如果这部分发育不良,则难以支撑而内陷。
2、继发性内陷的主要原因
此种情况主要见于继发于的肿瘤、炎症、外伤或手术后瘢痕的牵拉而造成内陷,或是巨房下垂等。
内陷的检查
在医院,内陷的检查常用钼靶X线检查和MRI检查来确诊。
如果是轻度的凹陷仅表现为不同程度的退缩,用手去挤皮肤的话可挤出,或使用负压吮吸可以把突出于皮肤。
重者的内陷表现为完全淹没于皮面,无法被挤出,常呈反向生长。当然这些内陷即使挤出,也一般较细校常无明显的颈部。内陷深浅不一可分成三类:一为部分内陷,存在颈部,能轻易被挤出,挤出后大小与常人无太大差别。二类,完全凹陷于之中,但可用手挤出,较正常小,多半无颈部。三类为完全埋在下方,无法使内陷挤出。
内陷怎么办
内陷是一种影响较大的畸形,容易引起感染及无法哺乳等危害。一般来说,原发性症状较轻的内陷可以进行保守治疗,而症状比较严重的凹陷可以进行手术治疗。
1、保守治疗。针对于轻度内陷。可用手指或吸引器将挤牵出外面,两手指住往水平向前方向捏住,向外持续或间断的牵拉,每次牵拉时间约30分钟,双侧交替进行。每牵天可拉3-5次。一般两个月后能达到突出效果,若无效,可进行器械牵引。此法不影响哺乳。
2、手术治疗。针对于内陷程度比较严重且一般手拉无法将其拉出外的情况。主要是通过手术,把牵拉内陷的肌纤维束彻底松解,并且让周围组织填充于基部,以增强对的支撑力,达到隆出的目的。此项手术需要进行麻醉,术式类型比较多,可根据自身情况,有目的选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