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给您提供健康知识,让您知道多一点,身体更健康! - 百红鸟健康网 手机浏览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 首页 > 母婴 > 产后知识 > 

哺乳期能吃吗 哺乳期不能吃的品

作者:佚名     时间:2017-03-07     浏览:812    


生完孩子后的需要好好的休息时间的,好多父母都想要好好利用一下生二胎的,那就不用管的。如果只是想要别的,要用到,那就需要查询清楚才行了。也可以看看小编下面讲的。那么,下面就由小编来为大家好好介绍一下吧。


哺乳期能吃吗


刚刚生完宝宝,除了养好身体为宝宝提供充足的母乳之外,新还需要考虑另一个问题。如今受政策的影响很多人不被允许生第二胎,一旦恢复产后,就要考虑方法,那么哺乳期能吃吗?


如果是产后3个月,或剖腹产后半年以上,经医生检查确实未怀孕的话,可以放置环。也可以用、帽、外用等方法。如果不想再生育者,也可以采取绝育措施,作输卵管(输精管)结扎。男方结扎后还得一段时间,待检查确实未见时,才可以不采取措施。


如果不是哺乳的新,可在产后2—3个月开始口服。如果患有心、肝、肾重要脏器疾病或糖尿病时,就不宜服用,因为这些物可能会加重这些脏器的负担,影响产后身体的恢复。


如果是采用母乳喂养宝宝,不宜服用。因为能通过乳汁对宝宝产生不良影响,同时还可能使乳汁分泌量减少。产后哺乳会抑制排卵,使暂时停止,有一定的作用。但这种作用不是百分之百有效的,有人先排卵,在未恢复前就已经怀孕了,因此,产后及哺乳期第1次恢复时就应该采取措施。


哺乳期选择方法的原则为不影响乳汁分泌、适合妇女产后生理,如未复潮、分泌液较少等特点。男方应多承担责任,建议以男用法为主。


哺乳期女性不适宜选用含雌激素口服。因为摄入雌激素可引起哺乳期妇女的胃肠道反应,影响食欲,导致乳汁中蛋白质、脂肪和微量元素的含量下降,对宝宝生长发育有很大影响。同时,含有雌激素的乳汁被宝宝摄入,可使男婴发育,女婴出现上皮增生、肥厚等副性征的异常。此外,哺乳期妇女如果服用3~6个星期的雌激素,其乳量大约会减少一半,对母乳喂养的宝宝极为不利。


哺乳期不能吃的品


哺乳期妇女的用问题,不能只考虑物是否影响乳汁分泌,还必须考虑物对宝宝的影响。许多物可随母亲乳汁排出而进入婴儿体内。尽管有的物在乳汁中的浓度很低,但由于宝宝体稚身嫩,物对对宝宝必定会起到作用。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哺乳期禁用或慎用:


1.抗微生物物,如青霉素族抗菌素,包括青霉素、新青霉素Ⅱ、新青霉素Ⅲ、氨基苄青霉素等。


2.磺胺类物,如磺胺异恶唑、磺胺嘧啶、磺胺甲基异恶唑、磺胺脒、丙磺舒、甲氧苄氨嘧啶、制菌磺、双嘧啶片、复方新诺明等等。


3.氨基糖苷类物如庆大霉素、链霉素在乳汁中浓度较高,会使婴儿听力受损,应禁用。


4.异烟肼(雷米封),对乳儿尚无肯定的不良作用,但由于抗结核需长期使用,为避免对乳儿产生不良影响,最好改用其它物或停止哺乳。


5.灭滴灵,为广谱抗菌,常用于治疗滴虫性炎及厌氧菌感染。口服后虽然对哺乳儿的损害尚未最后肯定,但仍主张最好不用。


6.氯霉素,乳儿特别是新生儿,肝脏解毒功能尚未健全,若通过乳汁吸入氯霉素,容易发生乳儿中毒,抑制骨髓功能,引起白细胞减少,甚至引起致命的灰婴综合征,应禁用。


7.四环素和强力霉素,这两种都是脂溶性物,易进入乳汁。特别是四环素可使乳儿牙齿受损、珐琅质发育不全,引起永久性的牙齿发黄,并可使乳幼儿出现黄疸。所以也应禁用。


8.氨基比林及含氨基比林的物,如去痛片、撒烈痛片、安痛定等,能很快进入乳汁,应忌用。


9.硫酸阿托品、硫酸庆大霉素、硫酸链霉素等物,在乳汁中浓度比较高,可使婴儿听力降低,应忌用。


10.抗甲状腺物甲基硫氧嘧啶,可由母乳而抑制乳儿的甲状腺功能。口服硫脲嘧啶,可导致乳儿甲状腺肿和颗粒性白细胞缺乏症,故应禁用。


11.抗病毒金刚烷胺,常有医生将它开始给病人抗感冒。哺乳母亲服此后,可致乳儿呕吐、皮疹和尿潴留,应禁用。

 
喜 欢

477

 
上一个:哺乳期怎么减肥 哺乳期快速减肥秘笈
下一个:哺乳期上火牙疼怎么办
 
本站推荐:
友情链接:
美文摘抄    美文欣赏    寓言故事大全    人生语录    微语录    语录大全    造句大全    一边一边造句    即使也造句    只要就造句    大学生成功创业案例    创业成功故事    创业资讯    生活小妙招大全    生活常识大全    健康常识    生活常识    写人的作文    优秀作文    小学生作文大全    好句子摘抄    句子赏析    优美句子摘抄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Copyright©2025 BaiZhiNiao.Cn 版权所有 粤ICP备19014702号
本网文章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犯原作者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收到后三天内按照您的要求处理/广告/建议 - Email:2894035371@qq.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 [2017年6月1日起施行]  -  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 [2020年3月1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