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没有有效的,不仅女性会沦为生产的工具,而且人口的数量会无节制的扩张,想想都觉得可怕。从古至今,人类一直在探索有效的方式,到今天,口服药已成为公认的简易有效的方式。
一、口服药,欧美人更能接受
口服药诞生于上世纪60年代,自诞生以来就广泛受到西方女性的欢迎。当时正好遇上了欧美火热的民权运动和女权运动年代,药使女性得以从生育的苦难中解脱出来,获得了更高的性自由。
曾经,《经济学家》将药评为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进步,认为它对人类的贡献超过相对论与核反应堆。人们甚至用“药片”(thePill)这个词直接指短效药。
药在中国遇冷
据统计,世界上采用药进行的育龄妇女约有7500万,它被视为的“最佳选择”。然而对于大多数中国女性来说,对药是既好奇又抗拒。在中国,只有约2%的中国育龄女性使用药,而与之形成对比的是高达6%的人工流产率(20-29岁),以及被滥用的紧急药。
中国女性为什么会普遍反感使用药呢?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二、中国女性对药的担忧
1、担心药有激素
药是通过雌激素和孕激素联合作用,抑制排卵而达到控制生育的目的,所以很多女性认为,药里含有激素,“是药三分毒”,尽量不要吃,有人甚至认为,至少‘停药’一年后才能怀孕,否则体内的‘毒’排不干净。这都说明,我国女性在这方面接受了大量错误的。
释疑:事实上,不是所有激素都是坏激素,让我们谈虎色变的是一些外源性的糖皮质激素,而现在短效口服药中,所采用的最新型孕激素与人体孕酮高度近似,对于健康人而言,都是非常安全的。
2、担心连续服用有后患
短效口服药需要长期服用,故而人们对连续服药感到担忧,主要集中在对生育功能影响和药物蓄积两方面。很多女性担心长期服用药,会影响自身分泌功能,造成以后也不能排卵,那后果就不堪设想了。
释疑:目前,短效口服药中的雌激素只有每天30微克的含量,比人体每天正常分泌雌二醇的量60-600微克要小的多。
服用雌激素和孕激素,只是模拟了周期的激素变化,暂时抑制了机体内分泌,但并非永久取代此功能。至于药物蓄积,就更不用担心了。短效口服药一定要在服药周期内每天服用,若漏服,即不能保证效果,从反面说明了体内蓄积的可能性。
3、担心影响、导致肥胖
不少女性担心长期服用雌激素和孕激素,会影响自身分泌功能,造成。一些爱美的女性则担心药会引发肥胖。
释疑:早期的药的确有不少缺点,大剂量的激素容易引起经期不调,而所谓的“长效药”,已经因为副作用过大而淘汰了。
今天的大多数药是使用多种激素共同作用的“复合口服药”(COCP),其中的雌激素含量大大降低,孕激素中导致肥胖的活性也几乎消除,反而具有调经、治痤疮和预防内膜癌的功能。
三、区分紧急药和短效口服药
因为对药知之甚少,中国女性对于药在认识上还有不少误区,如紧急药和短效口服药,就很容易让人云里雾里傻傻分不清楚。
紧急药PK短效口服药
紧急药,顾名思义也就是所谓的事后药,有效率大约为85%,虽然宣称在后72小时之内服用有效,但是使用越晚效果越差,而长期服用真的会危害健康。紧急药这个名称,包含了一大类起引产作用的化学物质,例如左炔诺孕酮(毓婷)或者米非司酮。
短效口服药则是需要预先服用的,以28天为一个完整周期进行服用。短效口服药有效率达99%以上。在正确使用的情况下,根据个人身体情况遵医嘱每天按剂量服用,每个生理周期内连续服用21天,就可维持可靠的效果。
定期服用胜过事后补救
相比较而言,常规短效药和紧急药是两类作用机理和适用人群有很大区别的药物,各有千秋。但定期事前服用的有效度和安全度胜过事后紧急补救。
常规短效口服药兼具安全、有效、舒适的特点,适用于所有具有需求的健康育龄女性,是可靠性最高的常规方式之一;而紧急药是未或失败后,作为补救之用的措施。
而且新型的短效药不仅有着高于安全套的有效性,更能够给女性带来光洁皮肤和头发、控制体重、预防一些妇科疾病等额外的益处,是健康育龄女性值得选择的常规方式。
四、口服药三项注意
短效口服药虽然服用方便、安全,优于其他措施,但也不是完全没有副作用,所以需要的女性朋友们需要注意:
1、服用初期,可能出现恶心、白带增多、体重增加、不规则流血、减低等反应。这些副作用一般出现在头几个月,而且都比较轻微,如果坚持吃下去,副作用会慢慢消失。
2、服用时间不可过长,如果是40岁以下身体健康的女性,服用4-6年一般不会出现问题。一旦服用时间过长,内分泌可能会受到影响,发生血栓等疾病的几率也会变大。
3、药中的雌激素和孕激素,对胎儿官的发育会产生不利影响。口服药的妇女如想怀孕时,应在计划怀孕前半年停服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