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给您提供健康知识,让您知道多一点,身体更健康! - 百红鸟健康网 手机浏览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 首页 > 养生 > 中草药 > 

苦杏仁的用价值

作者:佚名     时间:2016-11-18     浏览:910    

文章目录

一、苦杏仁的用价值
二、苦杏仁的
三、苦杏仁的副作用
四、苦杏仁相关医书记载


苦杏仁的用价值


1、镇咳、平喘作用


苦杏仁中含有苦杏仁苷,苦杏仁苷在体内能被肠道微生物酶或苦杏仁本身所含的苦杏仁酶水解,产生微量的氢氰酸与苯甲醛,对呼吸中枢有抑制作用,达到镇咳、平喘作用。


2、对消化系统的作用


杏仁味苦下气,且富含脂肪油。脂肪油能提高肠内容物对黏膜的润滑作用,故杏仁有润肠通便之功能。


3、抗炎、镇痛作用


苦杏仁苷分解产生的苯甲醛静香缩合酶作用生成香。香具有镇痛作用,因此国内有人用苦杏仁治疗晚期肝癌可解除病人的痛苦,有的甚至不需服用止痛。


4、降血脂作用


大杏仁可以明显降低高血脂患者的血脂水平,Spiller(1990年)认为杏仁中的单不饱和脂肪酸有助于降低患者轻度升高的血脂,且无需严格限制饮食。


5、美容作用


在临床上对某些皮肤疾病可从宣肺治,配伍食用杏仁,常获捷效。现代研究证明,苦杏仁中所含的脂肪油可使皮肤角质层软化,润燥护肤,有保护神经末梢血管和组织器官的作用,并可抑杀细菌。此外,被酶水解所生成的HCN能够抑制体内的活性酪氨酸酶,消除色素沉着、雀斑、黑斑等,从而达到美容的效果。


6、其他作用


苦杏仁苷具有抗突变作用,能减少由安乃近、灭滴灵、丝裂霉素C等引起的微核多染性红细胞的数量。苦杏仁油还有驱虫、杀菌作用,体外试验对人蛔虫、蚯蚓有杀死作用,并对伤寒、副伤寒杆菌有抗菌作用。杏仁还具有抗蛲虫和滴虫感染,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作用。


苦杏仁的







苦杏仁的副作用


所谓物极必反,某样食物吃多了,纵然它再有益处,也会为身体带来不好的副作用,特别是苦杏仁。苦杏仁不宜多吃,每次以不高于9克为宜,否则容易中毒。


杏仁内含有,是一种剧毒化合物,生吃或吃多是会中毒的,炒熟或煮熟每次吃5-10g对便秘很有好处。它主要是用来做,不可当花生果来吃。


苦杏仁含有一种苦杏仁甙,在酶和酸作用下,可水解为葡萄糖、苯甲醛和剧毒的氢氰酸。这种剧毒的氢氰酸被体内吸收后,与组织细胞含铁呼吸酶结合,使细胞无法利于氧气,人体会因此造成缺氧,轻者头痛、头晕、无力、恶心,重者会出现腹痛、腹泻、沤吐、神志不清等症,严重者还会因呼吸中枢而死亡。


幼童只要误食0.01克的氢氰酸就会丧失生命,野生的苦杏仁,含苦杏仁甙更多,故切忌食用。其他水果的果核仁,如桃仁、枇杷仁、李子仁、扁桃仁等也含有不同量的苦杏仁甙,也都最好不要食用。


虽然杏仁有许多的用、食用价值,但不可以大量食用。杏仁含有毒物质氢氰酸(100克苦杏仁分解释放氢氰酸100~250毫克,氢氰酸致死剂量为60毫克,甜杏仁的氢氰酸含量约为苦杏仁的三分之一),过量服用可致中毒。所以,食用前必须先在水中浸泡多次,并加热煮沸,减少以至消除其中的有毒物质。产妇、幼儿、湿热体质的人和糖尿病患者,不宜吃杏及其制品。


苦杏仁相关医书记载


1、《本经》:主咳逆上气雷鸣,喉痹,下气,产乳金疮,寒心奔豚。


2、《本草经集注》:解锡、胡粉毒。


3、《别录》:主惊痫,心下烦热,风气去来,时行头痛,解肌,消心下急,杀狗毒。


4、《性论》:治腹痹不通,发汗,主温病。治心下急满痛,除心腹烦闷,疗肺气咳嗽,上气喘促。入天门冬煎,润心肺。可和酪作汤,益润声气。宿即动冷气。


5、《医学启源》:除肺中燥,治风燥在于胸膈。《主治秘诀》云,润肺气,消食,升滞气。


6、《滇南本草》:止咳嗽,消痰润肺,润肠胃,消面粉积,下气,治疳虫。


7、《纲目》:杀虫,治诸疮疥,消肿,去头面诸风气鼓疱。



 
喜 欢

522

 
上一个:女贞子的用价值
下一个:川贝的用价值
 
本站推荐:
友情链接:
美文摘抄    美文欣赏    寓言故事大全    人生语录    微语录    语录大全    造句大全    一边一边造句    即使也造句    只要就造句    大学生成功创业案例    创业成功故事    创业资讯    生活小妙招大全    生活常识大全    健康常识    生活常识    写人的作文    优秀作文    小学生作文大全    好句子摘抄    句子赏析    优美句子摘抄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Copyright©2025 BaiZhiNiao.Cn 版权所有 粤ICP备19014702号
本网文章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犯原作者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收到后三天内按照您的要求处理/广告/建议 - Email:2894035371@qq.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 [2017年6月1日起施行]  -  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 [2020年3月1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