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养生 > 中草药 > 

【白芥子】白芥子的功效与作用

作者:佚名     时间:2017-08-11     浏览:268

文章目录

一、白芥子的简介
二、白芥子的
三、白芥子的功效和作用
四、白芥子的副作用
五、白芥子市场


白芥子的简介


白芥子,别名辣菜子,拉丁文名Semen sinapis.一年或二年生植物白芥 Sinapis alba L. 的干燥成熟种子。十字花科,呈球形,表面灰白色至淡,种皮薄而脆,有油性。无臭,味辛辣。可入。主要产自安徽、河南、四川、山东等地。全国各地多有栽培。


白芥子的



白芥子的功效和作用


白芥子的功效与作用


可理气化痰,通络止痛,温中散寒,止咳平喘;用于痰饮咳喘,胸胁胀满疼痛,反胃呕吐,中风不语,肢体痹痛麻木,脚气,阴疽,肿毒,跌打肿痛等症。


白芥子成分及现代理研究


白芥子含白芥子甙、芥子碱、芥子酶、脂肪、蛋白质及粘液质。白芥子甙经芥子酶水解,产生异硫氰酸对羟基苄酯(白芥子油),酸性硫酸芥子碱及葡萄糖。酸性硫酸芥子碱经碱性水解可生成芥子酸和胆碱


白芥子选方


1、止咳平喘


白芥子6克,紫苏、莱菔子各8克。将上述材捣碎,用纱布包好,水煎去渣,取汁,经常饮用。


2、降气化痰、温中止咳


白芥子、紫苏、莱菔子各50克,白芥子、紫苏、莱菔子洗净后用干净的白纱布包好,压碎,水煎取汁;冰糖加水适量化成糖汁,把汁和糖汁合并,用大火隔水蒸2小时,装瓶备用。每日两次,每次半茶匙,饭后服用。


3、关节疼痛


白芥子50克,白芥子研成细末,用少量开水湿润,再加醋调成糊状,敷贴于痛处。3小时后取下,每隔3天贴1次。


4、膝部肿痛(鹤膝风)


白芥子(或黑色芥菜子)60g,研为细末,用黄酒或烧酒调成糊,包敷患处,干了就换,以局部发疱为度。共治疗2例患者,均获痊愈。


5、面神经


白芥子适量,用开水洗净,春细后加开水调成糊,涂搽于患侧面部(口角向左歪涂右侧,向右歪涂左侧),用注射针头刺破患侧颊黏膜,涂以少量白芥子汁。共治疗15例患者,均在3~11日全部获愈。在涂6~8小时后涂面部变紫褐色,严重时起水疱。此时,应将除去,如水疱破裂可按一般外伤处理。停半个月左右,皮肤即恢复正常。保护患侧角膜,可涂以眼膏、带眼罩;患侧面部应保暖。


白芥子的副作用


白芥子的副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如果说多吃白芥子的话,则会造成头晕、泄气和伤精的情况发生;另外一个方面,如果说肺上有肺热或者说是咳嗽有痰的人食用白芥子也会有一些副作用出现。有肺虚咳嗽或者说阴虚火旺的情况是不能够服用白芥子的,因为这样的人服用白芥子不但达不到你想要的缓解病症的情况,还有可能会出现一些副作用伤害你的身体。


白芥子市场


如何挑选白芥子


种子呈圆球形,直径1、1~2、5毫米,较黄芥子为大。表面类白色至淡,光滑。在扩大镜下观察,可见细微的网纹及一暗色小点状的种脐。种皮脆薄易压碎,剥去后有薄膜状的胚乳粘着于种皮内表面。胚黄白色,袖质,二子叶相叠,并于中脉处折起呈马鞍状,胚根亦折转而藏于其间。气无,味先觉油样而后微酸,继感辛辣。以个大、饱满、色白、纯净者为佳


白芥子的制作技巧


内服:煎汤,3-10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研末调敷;治喘咳宜敷贴背部肺俞、心俞、膈痰饮。

喜 欢

106

复制下面链接,发给你最好的朋友,每天共同健康多一点!
上一个:【田基黄】田基黄的功效与作用
下一个:【白胡椒】白胡椒的功效与作用
友情链接:
美文摘抄 -  美文欣赏 -  寓言故事大全 -  人生语录 -  微语录 -  语录大全 -  造句大全 -  一边一边造句 -  即使也造句 -  只要就造句 -  大学生成功创业案例 -  创业成功故事 -  创业资讯 -  生活小妙招大全 -  生活常识大全 -  健康常识 -  生活常识 -  写人的作文 -  优秀作文 -  小学生作文大全 -  好句子摘抄 -  句子赏析 -  优美句子摘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