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茯神的用价值 1、茯神的用价值一:镇静作用
实验动物用茯神10―20克/公斤灌胃后,进入安静欲睡状态,但无睡眠现象;对苯甲酸钠兴奋之小鼠,以茯神煎剂5克/公斤作腹腔注射,能使其镇静,镇静率为90%,镇静指数3.11;若改用20克/公斤灌胃,则镇静率为为85.7%,镇静指数1.64。
2、茯神的用价值二:抑制肿瘤作用
茯苓糖的结构为β(1一6)吡喃葡甙的支链,当支链切断变为单纯的β-(1―3)葡聚糖(即茯苓多糖),对肉瘤180抑制作用率达98.88%。
3、茯神的用价值三:养心安神
茯神味甘淡,性平微温,入心经,养心安神。如《品化义》曰:“戴人曰,心本热,虚则寒。如心气虚怯,神不守舍,惊悸怔忡,魂魄恍惚,劳怯健忘,俱宜温养心神,非此不能也。”失眠、惊痫、健忘等证,常用本品治疗。
4、茯神的用价值四:利水消肿
治水肿。人体水液代谢之调节,责于肺、脾、肾及三焦。肺主宣降通调水道,敷布津液;脾主运化水液;肾阳主水液蒸化;三焦为水液通调之道路。若其中之一(或更多)气化功能失常,则水液代谢障碍,以致水津停滞,而成水肿。治用茯神,其味甘淡性平,利水而不伤气,故主治之,又因其有健脾之功,故脾弱运迟。水湿停蓄者用之,有标本兼顾之效,故更宜选兹。
5、茯神的用价值五:补虚治劳
本品味甘,性平微温,入心、脾两经.补益心脾,而治虚损。心脾两虚,多由病久失调,或劳倦思虑,或慢性出血所致。症见心悸怔忡,失眠多梦.眩晕健忘,面色萎黄,食欲不振,腹胀便溏,神倦乏力,或皮下出血,舌质淡嫩,脉细弱。治宜益气健脾,养血安神。茯神具此功效,故可投用。
6、茯神的用价值六:治心虚血少,神不守舍
人参(去芦头)、茯神(去木)、黄耆(蜜炙)、熟干地黄(洗,焙)、当归(洗,焙)、酸枣仁(去皮,炒)、朱砂(别研,一半入,一半为衣)。上件各等分,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煎人参汤下。(《杨氏家藏方》茯神丸)
7、茯神的用价值七:治心神不定,恍惚不乐
茯神二两(去皮),沉香半两,并为细末,炼蜜丸,如小豆大,每服三十丸,食后人参汤下。(《百一选方》朱雀丸)
8、茯神的用价值八:治虚劳烦躁不得眠
茯神(去木)、人参各一两,酸枣仁(炒,去皮,别研)五两,上三味粗捣筛,每服三钱匕,以水一盏,入生姜半分,拍碎,煎至七分,去滓,空腹温服,日二夜一。(《圣济总录》茯神汤)
茯神的
茯神的副作用 茯神有中草的一种,目前在临床治疗中尚未发现明显的副作用。但服期间工忌米醋和酸物,也不可与雄黄同服。它有养心安神、利水消肿和补虚治劳的功效。一般为内服,煎汤。或者入丸或散。茯神在治疗疾病的过程中常与茯苓、合欢花、桅子和白芍等一起。与茯苓配对于治疗心神不安,促进睡眠,避免失眠多梦等有着很好的作用。
茯神相关医书记载 1、《纲目》:《神农本草》止言茯苓,《名医别录》始添茯神,而主治皆同。后人治心病必用茯神,故洁古张氏谓风眩心虚非茯神不能除,然茯苓未尝不治心病也。
2、《本草经疏》:茯神抱木心而生,以此别于茯苓。《别录》谓茯神平,总之,其气味与性应是茯苓一体,茯苓入脾肾之用多,茯神入心之用多。
3、《品化义》:茯神,其体沉重,重可去怯,其性温补,补可去弱。戴人曰,心本热,虚则寒。如心气虚怯,神不守舍,惊悸怔忡,魂魄恍惚,劳怯健忘,俱宜温养心神,非此不能也。
4、《别录》:疗风眩,风虚,五劳,口干。止惊悸,多恚怒,善忘。开心益智,养精神。
5、《性论》:主惊痫,安神定志,补劳乏;主心下急痛坚满,小肠不利。
6、《本草再新》:治心虚气短,健脾利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