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望江南子的用价值 望江南子,主要成为豆科植物望江南的荚果或种子,有清肝明目,健胃,通便,解毒。治目赤肿痛,头晕头胀,消化不良,胃痛,腹痛,痢疾,便秘等功效。望江南子含大黄素甲醚的匀二蒽酮,大黄酸,大黄酚,芦荟大黄素。种子油含亚油酸、油酸、棕榈酸、硬脂酸、廿四烷酸;非皂化部分中还含谷甾醇。尚含毒蛋白、挥发油。果皮中含芹菜素的碳键黄酮甙。种子有致泻作用,与含大黄素有关;并有明显的毒性,与含毒蛋白有关,但因具有抗原性质,狗可得到免疫。小鼠、大鼠、马喂饲种子或注射苯提取物均表现毒性。
望江南子别名槐豆、金花豹子、金豆子、金角子、金角儿、风寒豆、黄豇豆、江南豆、子豆、水爪豆、羊角豆。10月果实成熟变黄时,割取全株,晒干后脱粒,取种子再晒干。性味甘苦;凉;有毒。归肝、胃、大肠经。内服:煎汤,6-9g;研末,1.5-3g。外用:适量,研末调敷。治肝火迫眼,红肿羞明,或视物不明:羊角豆子五钱至一两,冰糖一两,酌冲开水炖服。(《福建民间草》)。治疟疾:望江南子炒后研末,每次服二至三钱,日二次。(《福建中草》)。治高血压:望江南子炒焦研末,每次一钱,砂糖酌量,冲开水代茶常服。(《福建中草中》)。
望江南子的
望江南子的副作用 望江南子性凉味甘苦,有清肝明目、健胃通便、解毒的功能;主治高血压、目赤肿痛、口腔糜烂、习惯性便秘、痢疾腹泻、慢性肠炎。、叶性寒味苦,有清肝和胃、消肿解毒、清肺的功能;主治咳嗽、哮喘、血淋、便秘、头痛;外敷可治疗疮肿毒、蛇虫咬伤。由于有小毒,本品不宜长期应用。
望江南清热明目,为治头痛要,止痛获效之上品。尚未发现毒副作用,用于治疗顽固性关痛确实有效。顽固性头痛是一种发作性神管功能障碍的疾病,其发作除与脑血流、血小板和生化因素有关外,还与饮食和内分泌、精神等因素有关,属于“头风”、“脑风”、“厥头痛”等范畴。望江南对头痛有效,但并非对各种疾病所引起的头痛都有效,其中对血管性头痛和大脑功能紊乱性头痛疗效显著,对局部原因引起的头痛和反射性机制头痛疗效较好,而对牵引性头痛和颅内炎症性头痛疗效不明显。
民间常用其鲜叶捣烂外用,可治毒虫、毒蛇咬伤或鳌伤等症。其种子含有毒蛋白表现明显的毒性,具抗原性质。种子的苯提取液还含柯桠素,对肝、肾有损坏作用;其酒精浸泡液是一种良好的杀虫剂。根和叶含金鸡纳碱,能代替奎宁使用。由于毒素的存在,新鲜种子有微毒,但只要经过烘烤就能消除其毒性及致泻作用。因此,在非洲等地常被用来代替咖啡,但其中并不含咖啡碱。以Wistar大鼠为研究材料表明,望江南存在生殖毒性。
望江南子相关医书记载 1、《纲目拾遗》:治疔、痈。
2、李承祜《用植物学》:健胃,利尿,解热,补血,止痢。
3、《现代实用中》:健胃整肠。治下痢腹痛,慢性便秘,头胀。
4、《福建民间草》:益肝,明目。治肝火迫眼,红肿羞明。
5、《江西中》:治胃痛,消化不良。
6、《材学》:治哮喘。种子炒后治疟。
7、《广西中志》:清肝,明目,治头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