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板兰根的用价值 1、板兰根的用价值有哪些
1.1、抗菌抗病毒作用:菘蓝根对多种细菌有作用。水浸液对枯草杆菌、金葡萄球菌,八联球菌、大肠杆菌、伤寒杆菌、副伤寒甲杆菌、痢疾(志贺氏、弗氏)杆菌、肠炎杆菌等都有抑制作用;丙酮浸出液也有类似作用,且对溶血性链球菌有效(皆用琼脂小孔平板法)。对A型脑膜炎球菌之抑菌作用与大蒜、金银花相似。板蓝根、大青叶抗菌、抗病毒的有效成分,有人认为是靛甙。实验证明,靛甙在体内外皆无抗菌作用;体外抗病毒作用亦不突出;在体内排泄又快,故认为它无明显生理和抗菌的活性作用。其有效成分尚待研究。
1.2、抗钩端螺旋体作用:1:100以上的板蓝根或大青叶,在试营内均有杀钧端螺旋体的作用。
1.3、解毒作用:据报道,犬用板蓝根、黄连粉与藜芦同服(各2.0g/kg),能解藜芦毒,降低死亡率;若藜芦中毒后再用之,则无效;分别单用板蓝根粉或黄连粉,效果亦不好。
2、板兰根的鉴别方法有哪些
2.1、该品横切面:木栓层为数列细胞。皮层狭。韧皮部宽广,射线明显。形成层成环。木质部导管,类圆形,直径约至80μm;有木纤维束。薄壁细胞含淀粉粒。
2.2、取该品水煎液,置紫外光灯(365nm)下观察,显蓝色荧光。
2.3、取该品粉末0.5g,加稀乙醇20ml,超声处理20分钟,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稀乙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精氨酸对照品,加稀乙醇制成每1ml含0.5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1~2μl,分别点于同一以羧甲基纤维素钠为黏合剂的硅胶G薄层板上(自然干燥),以正丁醇-冰醋酸-水(19:5:5)为展开剂,展开,取出,热风吹干,喷以茚三酮试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3、板兰根的有机酸类化学成分有哪些
目前从板蓝根中分离鉴定得到的有机酸类化学成分有:苯甲酸(benzoicacid)、丁香酸(syringicacid)、水杨酸(salicylicacid)、邻氨基苯甲酸(2-aminobenzoicacid)、吡啶-3-羧酸(3-pyridinecarboxylkacid)、顺丁烯二酸(maleicacid)、2-羟基-1,4-苯二甲酸(2-hydroxy-1,4-benzenedicarboxylicacid)、5-羟甲基糠酸(5-hydroxymethylroicacid)、棕榈酸琥珀酸、十七烷酸等。
板兰根的
板兰根的副作用 1、板蓝根通常被人们当做没有毒副作用、可以当茶喝的物,最早记载板蓝根的《神农本草经》也将其列为“无毒、多服久服不伤人”,所以现实中板蓝根的滥服非常严重。“是三分毒”,如果不对症地长期服用或过量滥用,也会产生各种不良反应。因为板蓝根是苦寒一类的,长期服用容易苦寒伤胃,出现一系列消化道反应,在临床上出现较多的如胃痛、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另外,服用板蓝根切不可随意加大剂量,要谨遵医嘱或根据说明书上规定的用法与用量服用,小儿用量要根据病情减量。
2、不宜服用板蓝根的人群
2.1、体质素虚,经常感冒者。
2.2、慢性胃肠炎患者。
2.3、低血压、精神不振者。
2.4、过敏体质者。
2.5、患血液系统疾病者。
2.6、患有胃下垂、消化性溃疡、甲状腺机能减退、心律失常等疾病,也要慎用板蓝根。
板兰根相关医书记载 1、《日华子本草》:治天行热毒。
2、《本草述》:治天行大头热毒。
3、《本草便读》:清热解毒,辟疫,杀虫。
4、《分类草性》:解诸毒恶疮,散毒去火,捣汁或服或涂。
5、《现代实用中》:马蓝根为清凉、解热、解毒剂,用于丹毒、产褥热等。
6、《中志》:清火解毒,凉血止血。治热病发斑,丹毒,咽喉肿痛,大头瘟,及吐血、衄血等症。
7、《辽宁常用中草手册》:治肝炎,腮腺炎。
8、《上海常用中草》:治感冒发热。
9、《广西中草》:治乙脑,流感,流脑,咽喉炎,口腔炎,扁桃体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