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鹅不食草的用价值 鹅不食草为双子叶植物菊科植物石胡荽的带花全草。有祛风,散寒,胜湿,去翳,通鼻塞的功效。 鹅不食草别名:食胡荽、野园荽、鸡肠草、鹅不食、地芫荽、满天星、沙飞草、地胡椒、大救驾、三节剑、山胡椒、连地稗、球子草、二郎戟、小救驾、杜网草、猪屎草、砂草、白地茜、猪屎潺、通天窍、雾水沙、猫沙、小拳头、铁拳头、散星草、地杨梅、三牙钻、蚊子草、白珠子草、二郎剑。
鹅不食草性味:辛,温。
鹅不食草归经:《得配本草》:“入手太阴经气分。”
鹅不食草功用主治:祛风,散寒,胜湿,去翳,通鼻塞。治感冒,寒哮,喉痹,百日咳,痧气腹痛,阿米巴痢,疟疾,疳泻,鼻渊,鼻息肉,目翳涩痒,臁疮,疥癣,跌打。
风寒感冒
本品辛散温通,能发散风寒,但力较弱,一般风寒感冒较少选用。因其长于通鼻窍,故主要用于风寒感冒而见鼻塞、流涕、头痛者,可与细辛、白芷、苍耳子等配伍。
鼻塞不通
本品辛温升散,入肺经,能通肺窍,利鼻气。古方多以本品塞于鼻内,治疗鼻肉以及鼻渊鼻塞、头痛。现代临床多用于鼻炎(包括急性鼻炎、慢性单纯性鼻炎、肥厚性鼻炎、过敏性鼻炎等),经鼻腔给,剂型多种,单用有效。或配伍苍耳子、辛夷、白芷等散风寒、通鼻窍内服,治疗鼻塞不通属于风寒所致者。若偏于风热者,可与薄荷、黄芩、野菊花等同用
寒痰咳喘
本品兼能化痰、止咳、平喘,因性偏辛温,治疗咳嗽痰多,较宜于寒痰所致者。可配伍麻黄、细辛、百部等。
疮痈肿毒
本品兼能解毒消肿,治疗疮痈肿毒,《濒湖集简方》以本品和穿山甲、当归捣烂,加酒,绞汁服,渣敷患处。《泉州本草》以鲜品捣敷局部,治疗蛇伤肿痛。
鹅不食草的
鹅不食草的副作用 长期以来人们对其成分研究并不充分,近三十年来从中分得五十多化合物,包括8个甾体化合物,10个愈创木内酯型倍半萜,10个三萜,5个黄酮及百里香酚衍生物等成分。可见对其化学成分研究不足,效物质基础不明确。
2003年报道了鹅不食草致严重不良反应1例,表现为服后即产生恶心呕吐,烧灼感,胃痛等上消化道炎症反应,停用鹅不食草无不良反应。
指出鹅不食草气辛熏,性温,用量过大,对上消化道大,不良反应发作快,持续时间长,表现为急性炎症反应,临床要慎用,更不宜超剂量使用。2004年报道了鹅不食草内服致上腹疼痛2例,指出内服中配伍有鹅不食草出现上腹疼痛的,应考虑可能为该所致并加以排除。
然而由于针对其化学、理研究不足,导致不良反应的化学成分尚不明确。
鹅不食草相关医书记载 ①《本草拾遗》:“去目翳,按塞鼻中,翳膜自落。”
②《四声本草》:“通鼻气,利九窍,吐风痰。”
③《纲目》:“解毒,明目,散目赤肿、云翳,耳聋,头痛脑酸,治痰疟J蛤,鼻塞不通,塞鼻息自落,又散疮肿。”
④《生草性备要》:“理跌打折骨,上痛消肿。”
⑤《医林纂要》:“通郁,去寒,截疟,止痢。以于末搐鼻,可发嚏去寒郁。”
⑥《植物名实图考》:“治痧症。”
⑦《广西植图志》:“治疳积。”
⑧《广西中物》:“治喉毒。”
⑨《广东中》Ⅱ:“治百日咳。”
⑩广州部队《常用中草手册》:“治风湿性腰腿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