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龙胆草的用价值 龙胆草清热燥湿,泻肝胆火。苦寒燥湿而降泄,泻火而清热,归肝胆经而以泻肝经实火为长,故有此功。具体的用量要根据实际服用时候而定。
龙胆草的应用如下:
1、清热燥湿,用于阴肿阴痒,带下湿疹黄疽尿赤。治湿热,阴肿阴痒,带下湿疹,肿痛,常配黄柏、苦参、苍术等;治肝胆湿热、黄疽、尿赤,可与茵陈、桅子、黄柏等同用。
2、泻肝胆火,用于肝火头痛、目赤耳聋、胁痛口苦、惊风抽搐等。治肝胆实火之头痛目赤,胁痛口苦,多与柴胡、黄芩、木通等同用,如龙胆泻肝汤;治肝经热盛,热极生风之高热惊厥抽搐,多与牛黄、钩藤等同用,如凉惊丸。
3、治流行性乙型脑炎。轻症口服20%龙胆草搪浆,1日3次,每次10~15mL;或呕吐不能进食者予龙胆草注射液2~4mL肌注,日3~4次。中、重型者均同时辅以西常规治疗。共观察23例,其中重型11例,中、轻型各6例,结果均痊愈。3天内体温恢复正常者18例,15例有抽搐症状者,24小时内控制11例(另4例在2天内控制),神志转清醒者10例。只有1例重型有后遗症。
龙胆草的用功效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主要功效是除湿,清热。
第二、如果你小便时伴有胀痛等症状便可使用龙胆草医治。
第三、若病人因肝胆实火引起头胀头痛、目赤肿痛、耳聋耳肿、口中苦涩皆可服用龙胆草。
第四、龙胆草还可治疗由热病、惊风引起的抽搐。
第五、还可以用于治疗妇科疾病如白带异常、肿痛等。
第六、可以治疗有肝火旺引起的焦躁、头痛、不眠的症状。
龙胆草的
龙胆草的副作用 此虽好但不可多服,因为龙胆草味苦,且病患服用是只能是生服。而龙胆草又被称为苦龙胆,由此可知其味道必是苦不堪言,很多病人都不能忍受。而且龙胆性太烈,易伤脾胃,非但脾胃不好的人不能使用,就是身体健壮的常只能暂时服用,不可以长久的食用。且在本草新编中说,龙胆草主要是去火,祛湿,去外邪之毒的草。但是龙胆草过于分利,服用过量会导致耗气、败血,造成水气除去而血气也出去,湿气消散而精气亦消散的局面。
脾胃虚弱作泄及无湿热实火者忌服。
①《雷公炮炙论》:"勿空腹饵之,令人溺不禁。"
②《本草经集注》:"贯众为之使。恶地黄、防葵。"
③《日华子本草》:"小豆为使。"
龙胆草相关医书记载 ①《本经》;“主骨间寒热,惊瘸邪气,续绝伤,定五脏,杀蛊毒。”
②《别录》:“除胃中伏热,时气温热,热泄下利,去肠中小虫,益肝胆气,止惊惕。”
③《性论》:“主小儿惊痫入心,壮热骨热,痈肿;治时疾热黄,口疮。”
④《日华子本草》:“治客忤,疳气,热病狂语,疮疥,明目,止烦。”
⑤《本草图径》:“古方治疸多用之。”
⑥《履f岩本草》:“治酒毒便血,肠风下血。”
⑦《医学启源》:“治黄目赤肿,睛胀,瘀肉高起,痛不可忍。《主治秘诀》云:治下部风湿及湿热,脐下至足肿痛,寒湿脚气。”
⑧《滇南本草》:“治咽喉疼痛,洗疮疥毒肿。”
⑨《医学入门》:“治卒心痛,虫攻心痛,四肢疼痛。”
⑩《纲目》:“疗咽喉痛,风热盗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