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给您提供健康知识,让您知道多一点,身体更健康! - 百红鸟健康网 手机浏览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 首页 > 养生 > 中草药 > 

【龙胆草】龙胆草的功效与作用

作者:佚名     时间:2025-02-20     浏览:552    

文章目录

一、龙胆草的简介
二、龙胆草的
三、龙胆草的功效和作用
四、龙胆草的副作用
五、龙胆草市场


龙胆草的简介


龙胆草为多年生草本,高1-2尺。叶对生,下部叶2-3对很小,呈现鳞片状,中部和上部叶披针形,表面暗绿色,背面淡绿色,有三条明显叶脉,无叶柄。花生于枝梢或近梢的叶腋间,开蓝色筒状钟形花。果实长椭圆形稍扁,成熟后二瓣开裂,种子多数,很小。根短,簇生多数细长根,淡黄棕色或淡。


头花龙胆本品长15-30cm。根较粗,微弯曲,长0.5-7cm。直径0.5-1cm,表面灰褐色,粗糙,有疣状突起的痕。


多年生草本,高30-60厘米。根平卧或直立,短缩或长达5厘米,具多数粗壮、略肉质的须根。花枝单生,直立,黄绿色或紫红色,中空,近圆形,具条棱,棱上具乳突,稀光滑。枝下部叶膜质,淡紫红色,鳞片形,长4-6毫米,先端分离,中部以下连合成筒状抱;中、上部叶近革质,无柄,卵形或卵状披针形至线状披针形,长2-7厘米,宽2-3厘米,有时宽仅约0.4厘米,愈向上部叶愈小,先端急尖,基部心形或圆形,边缘微外卷,粗糙,上面密生极细乳突,下面光滑,叶脉3-5条,在上面不明显,在下面突起,粗糙。


龙胆草的



龙胆草的功效和作用


1、功能主治


泻肝胆实火,除下焦湿热。治肝经热盛,惊痫狂躁,乙型脑炎,头痛,目赤,咽痛,黄疸,热痢,痈肿疮疡,肿痛,湿痒。用于湿热黄疽、阴肿阴痒、带下、湿疹瘙痒、耳聋、胁痛、口苦、惊风抽搐。


2、对消化道的影响


龙胆或龙胆苦甙能促进胃液和胃酸分泌,用龙胆苦甙给予造成胃瘘管的狗口服,能促进胃液分泌,并可使游离盐酸增加,食欲增进。而舌下涂抹或静脉注射则无效,故认为龙胆苦甙可直接促进胃液分泌和使游离酸增加。


3、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


龙胆碱对小鼠中枢神经系统呈兴奋作用,但较大剂量时则出现麻醉作用。另有报道,龙胆碱25-200mg/kg腹腔注射或灌胃,有中枢抑制作用,能减少小鼠自发活动和定向反射,延长戊巴比妥钠和水合氯醛的睡眠时间,降低体温,松弛肌肉,以及降低的毒性等;200-400mg/kg对小鼠有镇静作用,可降低小鼠的活动能力。獐牙菜苦甙能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具有镇痛和镇静作用。对肠及平滑肌有解痉作用。


龙胆草的副作用


1、用量过大


龙胆草对胃肠道有轻度作用,有利于食物的消化。但大剂量服用则妨碍消化,并可出现头痛、面红、头晕、心率减慢。


2、不对证


龙胆草为大寒之品,泻火力强,易伤阳气。使用不当即会出现不良反应。例如龙胆草有利胆作用,临床上常被用于治疗胆石症。这种疾病疗程一般较长,用龙胆草长期清泻,常会出现头晕、乏力、神倦。此则为苦寒的龙胆草伤及正气的不良反应。


3、龙胆草的使用禁忌


本方物多为苦寒之性,内服每易有伤脾胃,故对脾胃虚寒和阴虚阳亢之证,或多服、久服皆非所宜。脾胃虚弱作泄及无湿热实火者忌服,勿空腹服用。


该品大苦,大寒,中苦味之中仅次于马钱子,胜于黄连,居第二位,多用败胃,且不易入口,应佐以甘草。以调口味。


黄连、龙胆草皆为清热泻火要,黄连偏清心胃之火,龙胆偏泻肝胆之火。


龙胆与黄柏皆能清下焦湿热,但龙胆长于泻肝胆实火,而黄柏主泻相火而清虚热。


龙胆草市场


1、龙胆草价格主要在于地区差异,但价格波动幅度还是不大的,目前市面上优质的龙胆草价格大多在40~75元之间,比如云南地区的龙胆草价格每公斤40-60,东北地区的龙胆草价格每公斤有50-80,当然龙胆草的地区包装规格不同,其价格自然也是有所差异的。


2、选购龙胆草应选表面淡或黄棕色,上部多有显着的横皱纹,下部较细,有纵皱纹及支根痕。质脆,易折断,断面略平坦,皮部黄白色或淡黄棕色,木部色较浅,呈点状环列。气微,味甚苦。或者表面无横皱纹,外皮膜质,易脱落,木部黄白色,易与皮部分离的龙胆草。


3、通过实验认为龙胆草种子春播前应保存在低温条件下,并且在播种前种子用800~1200ppm浓度的赤霉素溶液处理,这样才能使种子发芽率达到98%左右。

 
喜 欢

233

 
上一个:【胡椒】胡椒的功效与作用
下一个:【白菊花】白菊花的功效与作用
 
本站推荐:
友情链接:
美文摘抄    美文欣赏    寓言故事大全    人生语录    微语录    语录大全    造句大全    一边一边造句    即使也造句    只要就造句    大学生成功创业案例    创业成功故事    创业资讯    生活小妙招大全    生活常识大全    健康常识    生活常识    写人的作文    优秀作文    小学生作文大全    好句子摘抄    句子赏析    优美句子摘抄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Copyright©2025 BaiZhiNiao.Cn 版权所有 粤ICP备19014702号
本网文章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犯原作者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收到后三天内按照您的要求处理/广告/建议 - Email:2894035371@qq.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 [2017年6月1日起施行]  -  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 [2020年3月1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