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杜仲的简介 杜仲为落叶乔木,高可达20米,胸径约50厘米。
树皮灰褐色,粗糙,内含橡胶,折断拉开有多数细丝。嫩枝有黄褐色毛,不久变秃净,老枝有明显的皮孔。芽体卵圆形,外面发亮,红褐色,有鳞片6-8片,边缘有微毛。
叶椭圆形、卵形或矩圆形,薄革质,长6-15厘米,宽3.5-6.5厘米。基部圆形或阔楔形,先端渐尖;上面暗绿色,初时有褐色柔毛,不久变秃净,老叶略有皱纹,下面淡绿,初时有褐毛,以后仅在脉上有毛。侧脉6-9对,与网脉在上面下陷,在下面稍突起,边缘有锯齿,叶柄长1-2厘米,上面有槽,被散生长毛。
花生于当年枝基部,雄花无花被;花梗长约3毫米,无毛;苞片倒卵状匙形,长6-8毫米,顶端圆形,边缘有睫毛,早落;雄蕊长约1厘米,无毛,花丝长约1毫米,隔突出,花粉囊细长,无退化雌蕊。雌花单生,苞片倒卵形,花梗长8毫米,子房无毛,1室,扁而长,先端2裂,子房柄极短。翅果扁平,长椭圆形,长3-3.5厘米,宽1-1.3厘米,先端2裂,基部楔形,周围具薄翅。
坚果位于,稍突起,子房柄长2-3毫米,与果梗相接处有关节。种子扁平,线形,长1.4-.5厘米,宽3毫米,两端圆形。早春开花,秋后果实成熟。
杜仲的
杜仲的功效和作用 味甘,性温。能补肝肾,强筋骨,安胎。用于肝肾不足,腰膝酸痛,下肢痿软,萎尿频;肝肾虚弱,妊娠下血,胎动不安,或习惯性流产;高血压病。
1、降血压
杜仲在降低血压、防治血管硬化、冠心病,抗衰老、抗肿瘤等方面均有疗效。
2、强筋健骨
表现为眩晕、腰膝酸痛、筋骨痿弱等。常见于高血压病、眩晕症、脑血管意外后遗症、慢性肾脏疾病、脊髓灰质炎等。
3、补肝肾、安胎
表现为尿频或尿有余沥、阴下湿痒、、孕妇体弱、胎动不安或腰坠痛等。常见于慢性前列腺疾病、性功能障碍、不育症、先兆流产或习惯性流产等。
4、治疗慢
用于慢性关节疾病、骨结核、、功能失调性出血、慢性盆腔炎等疾病而出现肝肾亏虚征候者。
《神农本草经》:味辛平。主治腰膝痛,补中,益精气,坚筋骨,强志,除阴下痒湿,小便余沥。久服轻身耐老。一名思仙。生山谷。
《名医别录》:脚中酸疼不欲践地。生上虞山谷及上党、汉中。二月、五月、六月、九月采皮。
《蜀本》:生深山大谷。树高数丈,叶似辛夷。折其皮多白绵者好。今所在大山皆有。
《性论》:杜仲,味苦。能治肾冷腰痛也。腰病人虚而身强直,风也。腰不利,加而用之。
《图经本草》:杜仲,主风毒脚气及久积风冷,肠痔下血亦宜。干末作汤。谓之芽。花、实苦涩,亦堪入。木作屐。亦主益脚。
《本草纲目》:杜仲,古方只知滋肾,惟王好古言是肝经气分,润肝燥,补肝虚,发昔人所未发也。盖肝主筋,肾主骨,肾充则骨强,肝充则筋健,屈伸利用,皆属于筋。杜仲色紫而润,味甘微辛,其气温平,甘温能补,微辛能润,故能入肝而补肾,子能令母实也。
《本草正》止小水,暖,安胎气。
《本草备要》:治胎漏,胎坠。
《玉楸解》:益肝肾。
杜仲的副作用 将杜仲用来保健身体,千万要注意用量,不能够补大了,否则对于身体的伤害是非常巨大的。杜仲能够很好的滋补身体虚损的情况,所以属于一种助阳,主要治疗的就是肝肾方面的疾病,同时还能够强健筋骨。很多人喜欢在日常生活中将杜仲泡水喝或者是泡酒喝,这两种方法对于身体的滋补效果都是非常好的。如果大量服用,很容易导致身体出现滋补过度的情况,不利于健康。
所以说,在服用杜仲的时候如果想要获得最好的效果,那么一定要科学服用。平时使用的时候最好要少量,因为杜仲具有利尿、收缩以及降压、安神的作用,如果大量服用对身体不好。如果想要令效更加的平缓,并且对于身体的补益效果更加,那么在平时使用杜仲的时候可以适量的加入一些枸杞。
杜仲市场 前几年的时候杜仲的行情还是不错的,但是随着近几年杜仲种植的区域和人群越来越多,杜仲的产量也是在逐年上升,因此现在杜仲一斤如果是批发的话可能还不到10块钱,如果是单买的话价格也应该不会超过20元。
选购杜仲时以皮厚,块大,去净粗皮,折断丝多且扯拉较长不断丝,内表面暗紫色者为佳。选购时,还要注意有无发霉变质,有无杂质掺伪,还应选新产品为好。
杜仲不易生虫,贮存时主要是防止受潮发霉,所以要充分干燥,装在适当容器中,放在阴凉干燥处即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