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熟地的用价值 1、熟地的理作用有哪些
1.1、对骨髓造血系统的影响
熟地黄水煎剂给失血性贫血小鼠灌服每只0.5g,每日1次,连续10日,可促进贫血动物红细胞、血红蛋白的恢复,加快多能造血干细胞(CFU-S)、骨髓红系造血祖细胞(CFU-E)的增殖、分化作用。
1.2、对血液凝固的影响
熟地黄能显着抑制肝脏出血性坏死灶及单纯性坏死。对高脂食物引起的高脂血症,脂肪肝及大鼠内毒素引起的肝静脉出血症,均有抑制血栓形成的作用。认为对纤溶酶原的激活作用,是抗血栓形成的作用机制。
1.3、对免疫系统的影响
熟地黄醇提取物给小鼠灌服,对受角叉菜胶抑制的巨噬细胞功能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对抗体形成细胞有抑制作用。
1.4、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酒熟地黄及蒸熟地黄都有显着的降压作用,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显着下降。
1.5、其他作用
用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给予大鼠造成阴虚模型并给予熟地黄水煎剂3ml(70%浓度)灌胃,共6日,对甲亢型阴虚大鼠的体重改变,24小时饮水量及尿量、血浆T3、甲状腺素(T4)及醛固酮(AD)浓度有显着改善,即T3浓度降低,T4浓度升高,并趋于正常,说明熟地黄不仅能改善阴虚症状,并能调节异常的甲状腺激素状态。
2、熟地的功能主治是怎样的
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潮热盗汗,消渴,腰酸耳鸣。中熟地黄既能养血滋阴,又可补精益髓。用于肝肾不足,精血亏虚所致的腰膝酸软、头晕眼花、耳鸣耳聋、须发早白,常与制首乌,菟丝子等同用。中熟地黄甘温滋润入肝,长于补血。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失眠、、崩漏等,常与当归、白芍同用。如用于血虚兼气虚者,与党参、黄芪同用。中熟地黄长于滋阴。用于肾阴不足而致的潮热盗汗、,常与山、山茱萸等同用。如用于阴虚消渴之轻症,可单味大剂量内服有效;如属重症,与沙参、石斛等配用;如属气阴两亏的消渴,当与西洋参、黄芪等配用。
熟地的
熟地的副作用 1、消化不良
生活中,无论是生地和熟地制作成菜肴或者材之后,其材口感极佳,一些人过度服用,可能会导致肠胃消化不良,从而出现食欲不振,腹胀难受等症状。
2、腹泻过敏
由于熟地中含有多种糖类等其他营养物质,一些人体质不适合服用或者服用过多,从而导致腹痛,腹泻,甚至出现过敏症状,比如脸部出现小红点,瘙痒难忍等症状。
3、痰多心悸
人们一旦在生活中,过量服用熟地就会导致痰生多,咽喉不舒服,常常心悸,乏力等症状,如果症状严重应立刻停止服用,及时去医院就医检查。
熟地相关医书记载 1、《珍珠囊》
“大补血虚不足,通血脉,益气力。”
2、《医学启源》
“虚损血衰之人须用,善黑须发。《主治秘要》云:其用有五:益肾水真阴一也,和产后气血二也,去脐腹急痛三也,养阴退阳四也,壮水之源五也。”
3、《纲目》
“填骨髓,长肌肉,生精血。补五脏内伤不足,通血脉,利耳目,黑须发,男子五劳七伤,女子伤中胞漏,经候不调,胎产百病。”
4、《本草从新》
“滋肾水,封填骨髓,利血脉,补益真阴,聪耳明目,黑发乌须。又能补脾阴,止久泻。治劳伤风痹,阴亏发热,干咳痰嗽,气短喘促,胃中空虚觉馁,痘证心虚无脓,病后胫股酸痛,产后脐腹急疼,感证阴亏,无汗便秘,诸种动血,一切肝肾阴亏,虚损百病,为壮水之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