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蝉蜕的简介 别名:蝉退、蝉衣、虫蜕、蝉壳、知了皮、金牛儿、伏壳、枯蝉、蝉甲、蝉退壳、蝉脱、热皮、麻儿鸟皮。
全形似蝉,中空,稍弯曲,长约3.5厘米,宽约2厘米,黄棕色,半透明,有光泽,头部复眼突出。额突出,口吻发达,下唇伸长成管状。背面呈十字形裂开,裂口向内卷曲,左右具小翅2对;腹面足3对,前1对足粗壮具齿,3对足均被黄棕色细毛。腹部钝圆,尾部钝尖,腹部至尾端共9节。体轻,易碎。无臭,味淡。
蝉蜕的
蝉蜕的功效和作用 1、可疏风清热,平肝解痉,主治小儿高热惊厥。
小儿“稚阴稚阳”,为“纯阳”之体,且“肝常有余,脾常不足”。外感风热或热毒极易入里化热化火,热极生风即可出现抽风。蝉蜕可疏风清热,平肝解痉,配钩藤、薄荷、僵蚕、连翘、金银花、栀子、荆芥常可“化险为夷”。
2、可疏风解表,利咽止咳,主治喉痒频咳。
感受风寒,入里化热,或感受风热之邪,导致肺卫郁闭,从而出现咽干喉痒,频频作咳。对这种情况,可用蝉蜕疏风解表,喉风除则咳自止。亦可与牛蒡子、薄荷、连翘、桔梗、杏仁、苏叶、桑叶、荆芥、前胡、射干配伍应用,疗效更好。
3、可解表透疹,祛风止痒,主治各种疹疾。
麻疹、腥红热、风疹均属风温病范畴,早期若疹出不畅或疹期作痒均可用蝉蜕配葛根、薄荷、连翘、金银花、荆芥等治疗,效果良好。
4、可熄风止痉,平喘止咳,主治各种哮喘。
中医治疗哮喘,通过熄风止痉来平喘止咳。临床常用蝉蜕配合地龙、胆星、炙麻黄、杏仁、石膏、炙甘草、法半夏、细辛、干姜、五味子治疗,收效显着。
5、可祛风除湿,利水消肿,主治小儿水疝。
小儿水疝即鞘膜积液。小儿“肝常有余”,多因哭闹、惊恐,致肝气逆乱、疏泄失常,气机郁滞,三焦气化失司,水湿停聚循肝经积于而发病。常用蝉衣30克,水煎外洗热敷,一般外用3日可愈。
蝉蜕的副作用 蝉蜕的用价值比较高,不过毒性却很小,因此蝉蜕副作用也就很小。现代医学研究,给小鼠腹腔注蝉蜕醇提取物,结果表明,小剂量使用,不会造成小鼠死亡。而在停之后,小鼠就逐渐恢复了正常。蝉蜕注射液当前已经研制出来了,根据小鼠的身体状况,进行所含成分不同液体的注射,发现,都没有出现死亡的情况,这些都表明,蝉蜕使用的安全范围还是比较大的。
有人在煎服一刻钟之后,出现肚子持续疼痛的表现,同时还有肚子胀、肠鸣的不舒服表现,不过半个小时之后,就恢复了正常。这是极个别的人曾经出现过的情况,一般人服用之后,没有任何不舒服表现。
大量的临床研究都已经表明了,蝉蜕副作用还是非常小的,甚至是可以忽略不计的,所以说当使用到蝉蜕这种中的时候,不用太担心了,尽管可以放心来使用。蝉蜕能治疗咳嗽、小儿高热惊厥等疾病,效果很不错。
蝉蜕市场 在市场上,有以同科昆虫蟪蛄干燥的皮壳冒充蝉蜕,使用时注意鉴别。
真品蝉蜕
全形似蝉而中空,略呈椭圆形而弯曲,表面呈茶棕色,半透明,有光泽;长3~4厘米,宽1.5~2厘米;全身被黄棕色细毛,头部有触角1对,呈丝状,多已断落;复眼突出,透明,额部先端突出,口吻发达,上唇宽短,下唇延长成管状;胸的背面纵裂或呈十字形纵横裂开,裂口向内卷曲。脊背两旁具小翅2对,前对较长,后对较短;腹面有足3对,前足腿节及胫节先端具锯齿,肘节先端有2个小刺,齿刺皆呈黑棕色;中足及后足均细长;腹部钝圆,从头至尾端共有9节,尾部呈三角状钝尖;体轻,膜质,易碎;闻之气微弱,口尝味淡。
伪品蟪蛄壳
外观略似真品蝉蜕,呈椭圆形而弯曲,但个头比真品小,长约1.7厘米,宽约l厘米,表面灰棕色,半透明或不透明,微有光泽;头部亦有丝状触角1对,背面亦呈十字形裂开,但裂口不向内卷曲。这三点即与真品不同以示区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