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健脾祛湿方剂有哪些 1、健脾祛湿方剂一:白术茯苓汤
材料:白术15克,茯苓15克,山30克,草蔻10克,生薏米30克,生扁豆30克,萆解10克,枳壳15克,黄柏15克,芡实15克,桂枝10克,花粉10克。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主治:滋阴养胃,健脾和胃,除湿清热。主脾胃湿热内蕴。
2、健脾祛湿方剂二:薏米芡实汤
材料:生薏米5钱至1两,生扁豆5钱至1两,山5钱至1两,芡实3至5钱,枳壳3至5钱,萆Z3至5钱,黄柏3至5钱,白术3至5钱,茯苓3至5钱,大豆黄卷3至5钱。
主治:健脾除湿利水。主慢性湿疹,渗出较多;慢性下肢溃疡(湿臁疮),慢性足癣(脚蚓)渗出液较多者;下肢浮肿,盘状湿疹(疮)。 3、健脾祛湿方剂三:厚朴黄连汤
材料:厚朴6g,黄连3g,菖蒲3g,半夏3g,香豉9g,枝子9g,芦根60g。
主治:清热化湿,理气和中。主治湿热温伏。
4、健脾祛湿方剂四:胃苓汤
材料:五苓散3g、平胃散3g。
主治:祛湿和胃。主治夏秋之间,脾胃伤冷。
5、健脾祛湿方剂五:防己黄芪汤
材料:防己12g、黄芪15g、甘草6g、白术9g。
主治:益气祛风,健脾利水。主治卫表不固,风水或风湿。
6、健脾祛湿方剂六:五苓散
材料:猪苓9g,泽泻15g,白术9g,茯苓9g,桂枝6g。
主治:利水渗湿,温阳化气。主治外有表证,内停水湿。
健脾祛湿吃什么食物好 1、白扁豆
首推的就是有“长寿豆”之称的大白扁豆。它具有和胃化湿、健脾利水、止泻等功能,主治脾虚腹泻、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赤白带下等症。白扁豆的补脾除湿效果极其理想,就是比较不容易熟,可以用高压锅压,提前泡一下更容易软烂。
2、芡实
芡实是滋补性强的食物,能健脾祛湿、固肾止泻,有补而不峻、防燥不腻的优势。在苏东坡的养生之道中,就强调吃芡实。鲜芡实或干芡实泡水后可直接嚼服,也可将其和莲子、茯苓、山一起煮成四神汤,具有健脾、利湿、补肾的功效,适合大部分人饮用。
3、豇豆
豇豆性甘、淡、微温,归脾、胃经;化湿而不燥烈,健脾而不滞腻,为脾虚湿停常用之品;具有补中益气,健脾利湿、通利小便的功效。《滇南本草》中记述其“治脾土虚弱,开胃健脾”。尤其适宜于糖尿病、肾虚、尿频、及一些妇科功能性疾病患者多食。
健脾祛湿的汤有哪些 1、鲜土茯苓煲猪瘦肉
材料:鲜土茯苓200克、马蹄10个、红萝卜、连须玉米各1条,蜜枣3个,陈皮1/3个,猪瘦肉400克,生姜3片。
做法:各物分别洗净。鲜土茯苓切块,马蹄去皮,红萝卜、玉米切段,蜜枣去核,陈皮浸泡。一起与猪瘦肉、姜下瓦煲,加2500毫升(约10碗量),武火滚沸后改文火煲约2小时,下盐便可。有清热祛湿、健脾养胃功效。
2、芡实白果煲猪肚
材料:鲜芡实150克,白果肉、腐竹各50克,陈皮1/3个,猪肚1个,生姜3片。
做法:各物分别洗净。猪肚以生粉反复揉擦,再洗净,其各物稍浸泡。一起下瓦煲,加2500毫升(约10碗量),武火滚沸改文火煲2个半小时,下盐便可。有健脾祛湿、养胃益肾功效。
3、白鲫鱼煲汤
材料:白鲫鱼、陈皮3克、香菜20克、生姜10克。
做法:用油将鱼两面煎黄,用开水猛火煲汤,煮成白色乳状。然后陈皮、香菜、生姜稍滚三分钟,调味即可。鲫鱼性甘平,是健脾祛湿的良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