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养生 > 经络穴位 > 

穴位治牙痛

作者:佚名     时间:2016-06-01     浏览:525


牙痛的可能原因


1、牙周脓肿。牙周组织炎症进一步发展可引起化脓性炎症。脓肿形成时疼痛剧烈,脓肿形成后局部出现波动感。在牙周脓肿形成后,疼痛可明显减轻或缓解。


2、牙体过敏症。常因牙龈萎缩、牙颈部的牙本质暴露及牙体缺损所致。此时,冷、热、甜、酸等均可出现疼痛,但停止后疼痛即可消失。



3、食物嵌塞痛。牙与牙的间隙内可被食物嵌塞而引起牙痛,称为食物嵌塞痛。


4、干槽症。多在拔牙后2~4天发生,可引起自发性持续性剧烈疼痛。检查时可发现拔牙伤口内血块有臭味。


5、急性牙髓炎。多见于龋齿较深的患者,病菌从龋洞进入牙髓腔,引起牙神经充血、炎症。牙痛往往为自发性,夜间疼痛加重,冷热后疼痛更剧。


疼痛亦可放射到面部、颞部及耳部。在患有化脓性牙髓炎时,患者遇到热疼痛加剧,而冷疼痛反而减轻或消失。


6、急性根尖周围炎。由急性牙髓炎的发展或创伤等因素引起。病牙呈持续性疼痛,有浮起感,不敢咀嚼,患者能正确指出病牙,如叩击病牙则引起疼痛,此时由于病牙神经已坏死,因而无激发性疼痛。


7、急性牙周炎。牙痛的性质与急性根尖周围炎类似。病牙不仅出现咀嚼痛和浮出感,而且已形成牙周袋以及牙松动。牙龈组织可出现反复肿痛及出血。


另外还有如牙龈、颌骨肿瘤以及三叉神经痛等,也可引起同侧牙齿相应区域的疼痛。


治疗牙痛的穴位


少海穴:屈肘,位于肘横纹内侧端与肱骨内上踝连线的中点处。


阳溪穴:拇指向上翘起,位于拇短伸肌腱与拇长伸肌腱之间凹陷处。


牙痛穴:位于手掌面第3、4掌骨之间,距离掌横位约1横指处。


行间穴:位于足背第l、2趾间,趾蹼缘后方赤白肉际间处。


合谷穴:位于第二掌骨中点外侧,即虎口处。


下关穴:位于耳屏前一横指处,为两颧弓与下颔切迹所形成的凹陷处。


颊车穴:位于两下颔角前上方一横指,用力咬牙时,咬肌隆起处。


风池穴:位于颈后大筋两旁外侧凹陷处。



牙痛怎么办?穴位治牙痛


患者取坐位或站位,全身放松,双眼平视微闭,呼吸调匀,静息1~2分钟。


1、指掐少海穴


用拇指指尖,放在对侧少海穴,适当用力掐0.5~1分钟。功效:祛风散寒,通络止痛。


2、按揉阳溪穴


用拇指指腹,放在对侧阳溪穴,适当用力掐0.5~l分钟。功效:通腑泻热,清热止痛。


3、掐牙痛穴


用拇指指尖放在对侧牙痛穴,适当用力掐0.5~1分钟。功效:活血止痛,通络解痉。


4、揉按面颊部


用双手掌掌心,分别放在同侧面颊部,适当用力揉按0.5~l分钟,以面颊部发热为佳。功效:活络散寒,缓痉止痛。


5、推行间穴


用一手拇指指腹放在对侧行间穴,适当用力上下推动0.5~1分钟。功效:消肿止痛,通经活络。


6、指掐合谷穴


用拇指指尖,按于对侧合谷穴,其余四指置于掌心。适当用力由轻渐重掐压0.5~l分钟。功效:疏风解表,活络镇痛。


7、按揉下关穴


用双手中指或食指指腹,放于同侧面部下关穴,适当用力按揉0.5~l分钟。功效:疏风清热,解痉止痛。


8、按压颊车穴


用双手拇指指腹,放于同侧面部颊车穴,适当用力,由轻渐重按压0.5~l分钟。功效:解痉止痛,活血消肿。


9、按揉风池穴


用双手拇指指尖,分别放在同侧风池穴,其余四指附在头部两侧,适当用力按揉0.5~l分钟。功效:祛风散寒,提神醒脑。


自我健康可在疼痛时操作。面部时,用力可逐渐加重至有酸胀感窜至痛处为佳,以患侧面部为主。肢体可取双侧穴位。平时还应注意口腔卫生。

喜 欢

209

复制下面链接,发给你最好的朋友,每天共同健康多一点!
上一个:【极泉穴位置图】极泉穴的作用
下一个:阴陵泉穴位位置图
友情链接:
美文摘抄 -  美文欣赏 -  寓言故事大全 -  人生语录 -  微语录 -  语录大全 -  造句大全 -  一边一边造句 -  即使也造句 -  只要就造句 -  大学生成功创业案例 -  创业成功故事 -  创业资讯 -  生活小妙招大全 -  生活常识大全 -  健康常识 -  生活常识 -  写人的作文 -  优秀作文 -  小学生作文大全 -  好句子摘抄 -  句子赏析 -  优美句子摘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