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邪穴,属经外奇穴。“八”,这里指数量,双手手背共有8个穴位点,“邪”,指的是邪气,疏通局部气血,预防各种致病因素入侵身体。故名“八邪”.由拇指到小指依次叫做“大都穴”、“上都穴”、“中都穴”和“下都穴”.《奇效良方》从桡侧向尺侧方向依次称大都、上都、中都、下都。主治烦热,目痛,头痛,项强,咽痛,牙痛,手指麻木,毒蛇咬伤,手臂红肿等。
出处:《素问·刺疟论》:“诸疟而脉不见,刺十指间出血”.《针灸大成》:八邪。
别名:八关。《针灸大成》又依次分别称为:第1、2指缝处称大都;第2、3指缝处称上都;第3、4指缝处称中都;第4、5指缝称为下都。
八邪穴位置图,怎么找
取穴方法:患者微微握拳,八邪穴的位置在手指背侧,第一~五各两指间,指蹼缘后方赤白肉际处,左右共8个穴位。
生理解剖:穴位下有皮肤、皮下组织和骨间肌。分布有桡神经浅支和尺神经指背支。
手法:用大拇指指尖微用力压揉各50次,每天坚持,可治疗手指关节疾病、手指麻木等。
艾灸方法:用艾条温和灸治八邪穴10~15分钟,一天一次,可以治手关节疾病、头痛、手脚冰冷等
刮痧八邪穴的方法:用刮痧板角部刮拭八邪穴,稍出痧即可,每一天一次,可以治头痛、咽痛等
八邪穴的功效作用
八邪穴的的作用可以祛风通络,清热解毒。
主治病症:1、手指关节疾病,手指麻木。2、头痛,咽痛。
刺灸法:向上斜刺0.5-0.8寸,或用三棱针点刺出血;可灸。
配伍穴位:
配后溪、三间,主治手指麻木;
配曲池、外关、合谷、阳池,主治上肢多发神经炎。
临床运用:臂丛神经痛
1、主穴:极泉、肩k、肩贞、臂、少海、阿是穴。
2、配穴:外邪侵袭者,配合谷、风池;瘀血阻滞者,配膈俞;手太阴经证者,加尺泽;手少阴经证者,加通里;手厥阴经证者,加内关;手太阳经证者,加后溪。
八邪穴治脑血管痉挛性疼痛
王某,女,32岁,农民,19年8月12日初诊。主诉:头昏、头疼如裂,失眠,健忘,饮食不佳,恶心欲呕。曾服多种中西收效甚微,遂来针灸。刻诊:头疼、失眠,饮食苦涩,口干苦,恶心欲呕,苔黄腻边尖赤红,脉浮涩迟。治以疏风清热、活血化瘀、解痉止痛,取穴:八邪穴。
操作方法:嘱患者平躺,常规消毒。取28号0.05毫针,用指切进针法进针八邪穴,施泻法,得气后嘱患者作深呼吸。针灸半小时左右患者自觉疼痛缓解。上法加减调治一周,病告痊愈,随访至今未发。
八邪穴治类风湿性关节炎
姜某,女,46岁,工人,已婚,1997年6月27日初诊。主诉:面部、腿上出现多处不规则紫斑,右手肘踝关节肿胀疼痛,关节活动受限,曾服多种西、输液,收效甚微,遂来我处针灸。刻诊:面色暗淡,紫斑呈蝴蝶样,手背、肘、踝关节红肿热痛,遇温则舒,遇寒则剧,舌赤腻,脉沉数。证属寒湿凝聚痰瘀阻滞,正气不足,血行无力而瘀阻,治宜化痰祛瘀,舒筋通络,取八邪穴。
操作方法:常规消毒,取28号0.05寸毫针,直刺八邪穴,得气后再次采用强泻法,针灸30分钟后取针,隔槐艾灸15分钟。禁冷水,上方加减调治半月病告痊愈,随追访半年未发。
八邪穴治癫病
胡某,女,3岁,1997年3月8日初诊。代诉:小孩在托儿所上学时突然抽搐,出现上睑上牵,眼球上窜,面色苍白,口吐白沫。在此之前已出现过四次,每次都是上医院输液,服中西,体温下降。此次一直抽搐40分钟左右,遂带来针灸。刻诊:牙关紧闭,角弓反张,眼球上窜,喉部痉挛,抽搐吐涎,指纹青紫,体温38.6.证属内有郁热,外挟风邪,心家有热而箦惊,肝家生风而发热。治宜清心熄风,开窍定癫,取八邪穴。
操作方法:常规消毒,取28号0.05寸毫针点刺放血,5分钟后,小儿面色渐转红润,意识正常,体温经过1小时观察恢复正常。嘱家属禁小儿吃生冷食物、瓜果,不要让她啼哭。上述症状调冶半年,随追访至今未发。
体会:肝为风木之脏,主筋、主藏血。血热燔灼肝经,筋脉失养而动风,邪热内盛,热极生风,上扰清空则头晕胀痛,横窜经脉则手足躁扰甚则瘛。取八邪穴而用泻法,可泻其邪而扶其正,故取得佳效。
八邪穴治中风后手功能障碍
中风后遗症的治疗很棘手,尤其是手的功能障碍,恢复更是缓慢。很多患者,中风很长时间了,手还是半蜷着,伸不开。笔者运用患手的八邪穴、配合口服补阳还五汤治疗效果极佳。
具体方法:每天坚持患手的八邪穴(五指伸开,两指间的赤白肉处即是,左右两手共八个穴)3-5次,每次至少15分钟,力度适中。再配合服补阳还五汤3-5周。补阳还五汤:黄芪60克,当归尾、赤芍、桃仁各9克,川芎、地龙各6克。水煎服,每日一剂,早晚分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