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养生 > 经络穴位 > 

治疗心肌缺血的穴位

作者:佚名     时间:2023-12-30     浏览:1053

文章目录

一、治疗心肌缺血的穴位
二、心肌缺血日常保健的方法有哪些
三、心肌缺血的注意事项


治疗心肌缺血的穴位


1、治疗心肌缺血的穴位有合谷穴


各种疼痛,无论外伤还是内科疾病引起的疼痛,均有良好的镇痛作用,尤擅缓解晚期癌症病人的恶性痛。此外,还可以治疗头晕、恶心等各种异常症状。


2、治疗心肌缺血的穴位有中脘穴


中脘穴是四条经脉的会聚穴位,同时号称胃的“灵魂腧穴”。具有健脾和胃,补中益气之功。主治各种胃腑疾患。


3、治疗心肌缺血的穴位有内关穴


内关穴可谓是心脏的卫士,直接关系心脏功能的调节。突发的心跳过速、心绞痛等都可通过强力按压内关穴得以缓解。平日也可以经常按揉此穴,以达到疏通经络、预防保健的作用。


4、治疗心肌缺血的穴位有足三里穴


一切虚损性疾病,如治疗营养不良引起的贫血、产后术后、大病初愈、久患消耗性疾病等。是强壮身体,延年益寿的良穴。足三里穴是足阳明胃经的“合”穴,为强壮及保健的要穴。具有扶正培元,调理阴阳,健脾和胃,通经活络之功。


心肌缺血日常保健的方法有哪些


1、避免受寒


缺血性心肌病患者应特别注意避免受风寒,因为太过寒凉的身体内环境会导致血管痉挛,加重心肌缺血,可能诱发心绞痛或心肌梗死等,所以缺血性心肌病患者在天气转凉时应提前做好保暖措施。


2、预防感染


缺血性心肌病患者应积极提高免疫力,有效预防感染。因为感染后容易引发心肌炎或有心肌炎病史者再度感染,从而造成心肌的再次损伤,加重心肌缺血。


3、适当减少运动


有明显心肌缺血的患者,应适当减少工作量和运动,避免过劳诱发疾病。运动量是否合适的衡量标准为:运动后休息10分钟,如果心率能恢复正常,就属于可承受的运动量;如果心率不能恢复,就应该适当减少运动量。


4、不要过饱饮食


过饱饮食后血液会大量集中于胃肠道,从而减少供给心脏的血液,造成心肌缺血和缺氧。因此缺血性心肌病患者用餐时切忌过饱,以免诱发心肌缺血。


5、积极治疗基础疾病


同时伴有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缺血性心肌病患者,应积极治疗,控制这些危险因素,防止动脉粥样硬化的进一步发展。


心肌缺血的注意事项


1、控制热量,保持理想体重


在我们的生活中心肌缺血要控制我们的体重,这样对我们的身体是非常有帮助的,平时的饮食要清淡一点比较好。


2、控制脂肪摄入的质与量


持别是要控制动物脂肪,如少吃动物内脏器官。


3、控制食糖摄入


碳水化合物是机体热能的主要来源,碳水化合物摄入过多,可造成热量过剩,在体内同样可转化生成脂肪,引起肥胖,并使血脂升高。


4、适当增加膳食纤维素摄入


膳食纤维能吸附胆固醇,阻止胆固醇被人体吸收,并能促进胆酸从中排出,减少胆固醇的体内生成,故能降低血胆固醇。故在防治冠心病的膳食中,应有充足的膳食纤维。


5、提供丰富的维生素C


维生素C在一些水果在的含量是非常高的,维生素C比较容易流失,所以我们要经常的补充这种营养元素。


维生素C能促进胆固醇生成胆酸,从而有降低血胆固醇作用;还能改善冠状循环,保护血管壁。尼克酸能扩张末梢血管,防止血栓形成;还能降低血中甘油三酯的水平。澳洲葡萄籽精华素,因其含维生素C量比鲜橙大50倍而倍受营养专家的推荐。


6、提供丰富的维生素E


维生素E具有抗氧化作用,能阻止不饱和脂肪酸过氧化,保护心肌并改善心肌缺氧,预防血栓发生。


7、少量多餐


切忌暴饮暴食,晚餐也不宜吃得过饱,否则易诱发急性心肌梗塞。



喜 欢

408

复制下面链接,发给你最好的朋友,每天共同健康多一点!
上一个:什么穴位不能艾灸
下一个:怎么脚的穴位
友情链接:
美文摘抄 -  美文欣赏 -  寓言故事大全 -  人生语录 -  微语录 -  语录大全 -  造句大全 -  一边一边造句 -  即使也造句 -  只要就造句 -  大学生成功创业案例 -  创业成功故事 -  创业资讯 -  生活小妙招大全 -  生活常识大全 -  健康常识 -  生活常识 -  写人的作文 -  优秀作文 -  小学生作文大全 -  好句子摘抄 -  句子赏析 -  优美句子摘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