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病症 > 预防 > 

【怎样预防子痫】子痫的护理措施

作者:佚名     时间:2016-09-17     浏览:606

怎样预防子痫


子痫预防:


1.多发生于初产妇、双胎、羊水过多等。


2.先兆子痫大多在子眩、子肿(血压高、水肿、蛋白尿)的基础上出现头晕头痛,视物不清,烦躁不安、胸闷呕恶等自觉症状。


3.先兆子痫未能控制,可随时发生子痫,出现全身肌肉强烈抽动等症,严重者抽搐后一直陷入状态,或抽搐反复发作。


以上小编为您整理了怎样预防子痫相关知识,下面继续为您讲解子痫的护理措施相关知识?

子痫的护理


子痫护理


《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二:“体虚受风,而伤太阳之经,停滞经络,后复遇寒湿相搏,发则口噤背强,名之为痉。妊娠而发者,名子痫。”亦名子冒、子晕、妊娠痉、妊娠风痉、风痉、妊娠痫症、儿晕、儿风、儿痉、胎风。症见妊娠期突然昏仆,四肢抽搐,双目直视,牙关紧闭,口吐白沫,面色青紫等,少时自醒,醒后又复发的病症,此又称子痫发作。而在发作之前,每见剧烈头痛、眩晕,视物模糊、恶心、四肢震颤、下肢浮肿等,为子痫先兆,应预防子痫发生。此症多由平素肝肾阴虚,孕后聚血养胎,阴血益虚,阴虚阳亢,导致肝风内扰,虚火上炎,引动心火,风火相扇所致。治宜平肝潜阳,滋阴清热。方用羚羊角散,或天麻钩藤汤。若痰涎壅盛,喉中痰鸣,目吊口噤者,治宜清热涤痰,上方加竹沥、胆南星;若抽搐不止,昏不识人者,配合针灸急救,抽搐不止,针曲池、承山、太冲;昏不识人,针人中、内关、百会、风池、涌泉;牙关紧闭,针下关、颊车。


妊娠晚期或临产时或新产后,眩晕头痛,突然昏不知人,两目上视,手足抽搐,全身强直、少顷即醒,醒后复发,甚至不醒者;称为“子痫”,又称“妊娠痫证”。本病是由先兆子痫症状和体征加剧发展而来的。子痫可发生于妊娠期、分娩期或产后24小时内,被分别称为产前子痫、产时子痛和产后子痫,是产科四大死亡原因之一。


1.本病发生特点:


①35岁以前的初产妇;


②双胎或三胎妊娠;


③孕期劳动姿势多为坐或站立劳动者;


④大专以上文化程度;


⑤矮胖孕妇体重指数>0.24);③母亲有妊高征史者;


它对孕妇和胎儿都有死亡危险。


2.先兆子痫-概要


指妊娠24周左右,在高血压、蛋白尿基础上,出现头痛、眼花、恶心、呕吐、上腹不适、等症状者称为先兆子痫。中医认为,多因孕妇脏气本就虚弱,加之妊娠,以致精血不足,肝阳偏旺,上亢为患。


3.先兆子痫-相关介绍


西医病名。现中西医结合临床常用。指妊娠24周后,出现水肿、高血压、蛋白尿,并兼有头痛、眩晕、呕吐、上腹不适、视力障碍或血压收缩压在160毫米汞柱(21.3kPa)以上者称为先兆子痫。宜滋益肝肾,平肝潜阳,用钩藤汤(《证治准绳》:杜仲、牛膝、菊花、黄芩、桑寄生、白芍、天麻、钩藤、蝉退);若阴损及阳,脾肾阳虚而发生水肿者,宜健脾利湿消肿,用茯苓导水汤;若肝郁化热兼见口苦咽干目眩者,宜清热平肝潜阳,用羚羊钩藤汤。


4.妊娠合并痫病:


妊娠前即有痫病发作史,无高血压及蛋白尿,血液检查亦正常,脑电图检查有特殊改变。


友情提示:以上就是绿叶鸟健康网小编为您整理的怎样预防子痫、子痫的护理措施等知识,更多其他疾病相关内容,你可以在站内搜索框输入你想要了解的疾病,如:输入“子痫”可以了解更多,希望可以帮到您。

喜 欢

165

复制下面链接,发给你最好的朋友,每天共同健康多一点!
上一个:【怎样预防炭疽病】炭疽病的护理措施
下一个:【怎样预防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的护理措施
友情链接:
美文摘抄 -  美文欣赏 -  寓言故事大全 -  人生语录 -  微语录 -  语录大全 -  造句大全 -  一边一边造句 -  即使也造句 -  只要就造句 -  大学生成功创业案例 -  创业成功故事 -  创业资讯 -  生活小妙招大全 -  生活常识大全 -  健康常识 -  生活常识 -  写人的作文 -  优秀作文 -  小学生作文大全 -  好句子摘抄 -  句子赏析 -  优美句子摘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