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病症 > 预防 > 

【怎样预防小儿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病】小儿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病的护理措施

作者:佚名     时间:2017-08-21     浏览:751

怎样预防小儿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病


一、预防:


肝脏合成凝血因子需维生素K参与,而人体所需维生素K一方面来源于食物,另一方面由肠道细菌合成。如果孕妇及小儿因疾病而使用抗凝药、大量抗生素时,或单纯母乳喂养而母亲少食含维生素K丰富食物,或双胎、早产及患有慢性肝胆疾病小儿,则易导致维生素K缺乏。因此主要预防措施如下:


预防孕妇、乳母维生素K的缺乏 新生儿维生素K缺乏症应从孕妇预防开始,分娩前数周即可口服维生素K20mg,能预防新生儿维生素K缺乏所致的低凝血酶原血症。哺乳期母亲应多食含维生素K丰富食物,以提高乳汁中维生素K的含量,使婴儿从母乳中获得较多的维生素K。如各种深色绿叶蔬菜、菠菜、卷心菜、紫花、苜蓿、水果、黄豆、牛奶、动物肝脏、蛋黄、奶酪、鱼肉、海带、海藻及植物油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K。


以上小编为您整理了怎样预防小儿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病相关知识,下面继续为您讲解小儿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病的护理措施相关知识?

小儿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病的护理


一、护理:


1.出生后常规补充维生素K


1)生后常规肌注维生素K:自从11年儿科学会营养委员会提出,所有新生儿应在出生后肌内注射维生素K1 0.5~1mg作为预防新生儿出血以来,维生素K1用来预防和根治新生儿维生素K缺乏性出血,已在许多国家得到广泛应用。早产儿、低体重儿及难产儿均需在产后6h内肌注维生素K 1mg。我国多数医院也已把生后肌注维生素K作为常规,有效地预防了维生素K缺乏性自然出血症的发生。


2)口服维生素K:荷兰Cornelissen EA等人实验证明,在新生儿出生后3个月内,每周口服维生素K 1mg可有效纠正维生素K缺乏,且不会引起维生素K在体内的积聚。加拿大儿科协会建议足月产的新生儿应在出生后6h内口服或肌注维生素K 1mg;我国林良明等于2002年报道,中国7省协作对19751例活产婴儿进行对照研究发现,采用给婴儿出生后口服维生素K1 2mg,以后每隔10天1次,服满3个月,共10次,对预防维生素K缺乏性出血有相当好的效果。


3.积极预防维生素K缺乏 因脂肪吸收不良而有迟发性出血性疾病危险性的新生儿,对有用广谱抗生素药物的孕妇及小儿,双胎、早产儿,患有肝炎、先天性胆道闭锁的小儿均应预防性给予维生素K。需每天口服维生素K 1mg或每月肌注维生素K 1次,以预防维生素K缺乏性出血症。


友情提示:以上就是绿叶鸟健康小编为您整理的怎样预防小儿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病、小儿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病的护理措施等知识,更多其他疾病相关内容,你可以在站内搜索框输入你想要了解的疾病,如:输入“小儿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病”可以了解更多,希望可以帮到您。

喜 欢

428

复制下面链接,发给你最好的朋友,每天共同健康多一点!
上一个:【怎样预防小儿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肾病】小儿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肾病的护理措施
下一个:【怎样预防微小度数斜视】微小度数斜视的护理措施
友情链接:
美文摘抄 -  美文欣赏 -  寓言故事大全 -  人生语录 -  微语录 -  语录大全 -  造句大全 -  一边一边造句 -  即使也造句 -  只要就造句 -  大学生成功创业案例 -  创业成功故事 -  创业资讯 -  生活小妙招大全 -  生活常识大全 -  健康常识 -  生活常识 -  写人的作文 -  优秀作文 -  小学生作文大全 -  好句子摘抄 -  句子赏析 -  优美句子摘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