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病症 > 预防 > 

【怎样预防流脑】流脑的护理措施

作者:佚名     时间:2017-04-23     浏览:195

怎样预防流脑


流行性脑膜炎预防


流行期间做好宣传工作,开展卫生运动,搞好室内卫生,注意个人及环境卫生,儿童避免到拥挤的公共场所。提倡少开会、少走亲访友。


1.早期发现和隔离患者


做好本病的和预报工作,以防止疫情传播和扩大。对患者应进行呼吸道隔离。在某一局部地区有暴发流行时,可对该区及其周围地区人群作紧急菌苗预防注射。


2.流脑菌苗免疫注射


A群多糖菌苗接种后保护率达90%左右,副作用极小,注射后2星期左右大多数受种者的体内即可测出杀菌抗体,且持续2年以上。剂量为30μg。最佳免疫方案是在流行到来之前,对易感人群进行一次普种,要求覆盖率达85%~90%以上,以后对6个月~2岁的婴幼儿每年基础免疫1针,共2针,间隔1年,可以降低低年龄组的发病率,提高人群的免疫反应性,起到延长流行间歇期的作用。国外已研制成C群单价、A C群和A C Y W135群(CPS)的多糖菌苗。A群与C群菌苗对4岁以上儿童具有90%左右的免疫效果,免疫保护作用的时间约3年。但是它对幼儿免疫效果较差,保护时间较短。可能由于该菌苗在该年龄组只能引起特异。I抗体反应而不能引起特异IgG抗体反应。至今国内外尚未获得满意的B群Nm疫苗,以外膜蛋白(0MP)为基础的B群Nm疫苗在古巴、智利、挪威和巴西等国进行了现场观察。所试的B群OMP疫苗对5~21岁人群有70%左右的免疫保护效果,对1~4岁儿童无明显的保护效果,对2岁以下的儿童无预防作用。我国也筛选获得了一种B群Nm外膜蛋白复合物(OMPC)。现在已经将它与国产的A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偶联到一起,构建了一种ACPS-BOMPC的偶联物,初步试验证明了此偶联物既增强了A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的免疫原性,还具有B群NmOMPC的免疫原性,而且它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也比较好。


3.物预防


由于至今国内外尚未获得满意的B群Nm菌苗,A群菌苗对其又无预防作用,当监测发现由B群Nm引起的病例增多时,可以对患者的密切接触者进行物预防。由于首发病例发病后4天内密切接触者即可发病,故必须及早进行物预防。可应用利福平或米诺环素。利福平成人剂量为600mg,儿童为10mg/kg体重,2次/d,共服2天。米诺环素亦有效,但有眩晕等副作用。对磺胺敏感的地区,仍可用磺胺嘧啶预防,成人4~6g/d,儿童100~200mg/(kg*d),分2次口服,共服3天。在流行期间,不论是否接受物预防,均应对密切接触者作医学观察,早期发现病例,积极治疗。


以上小编为您整理了怎样预防流脑相关知识,下面继续为您讲解流脑的护理措施相关知识?

流脑的护理


流行性脑膜炎护理


预后:过去病死率在70%左右。在使用抗菌物治疗以来,病死率降低至5%~15%,甚至低于5%。以下因素与预后有关:①暴发型的病程凶险,预后较差。②2岁以下婴幼儿及高龄患者预后较差。③在流行高峰时发病的预后较差,末期较佳。④有反复惊厥、持续者预后较差。⑤治疗较晚或治疗不彻底者预后不良,且易有并发症及后遗症发生。因脑膜炎球菌感染而病死者,大多数属暴发型。自应用血管活性物如山莨菪碱等治疗,病死率有所下降。近年来对本病休克发病原理、DIC等认识加深,在治疗上采取抗菌物、补充血容量,血管活性物、强心剂以及重症监护等综合措施抢救,病死率进一步有所下降。应用抗菌物治疗后,后遗症已较过去大为减少。失明、失听、智能减退,脑积水等都已少见,且多数发生于婴幼儿或高龄者而治疗不够及时。


友情提示:以上就是绿叶鸟健康小编为您整理的怎样预防流脑、流脑的护理措施等知识,更多其他疾病相关内容,你可以在站内搜索框输入你想要了解的疾病,如:输入“流脑”可以了解更多,希望可以帮到您。

喜 欢

99

复制下面链接,发给你最好的朋友,每天共同健康多一点!
上一个:【怎样预防眼眶假瘤】眼眶假瘤的护理措施
下一个:【怎样预防过期产儿】过期产儿的护理措施
友情链接:
美文摘抄 -  美文欣赏 -  寓言故事大全 -  人生语录 -  微语录 -  语录大全 -  造句大全 -  一边一边造句 -  即使也造句 -  只要就造句 -  大学生成功创业案例 -  创业成功故事 -  创业资讯 -  生活小妙招大全 -  生活常识大全 -  健康常识 -  生活常识 -  写人的作文 -  优秀作文 -  小学生作文大全 -  好句子摘抄 -  句子赏析 -  优美句子摘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