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病症 > 预防 > 

【怎样预防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的护理措施

作者:佚名     时间:2017-01-31     浏览:503

怎样预防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


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


1.一级预防


急性化脓性胆管炎是肝胆管结石、胆道蛔虫症的严重并发症,故该病的一级预防主要是针对肝胆管结石及胆道蛔虫的防治。①防治肝胆管结石,关键在于预防及消除致病因素。而已确诊为肝胆管结石的病人,则应高度警惕本病的发生,尤其在并发胆道感染时应更积极地防治。早期即应用大剂量敏感抗生素抗感染,注意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加强全身支持治疗控制胆道感染。在全身情况允许的情况下尽早手术,去除结石,通畅引流,从而达到预防AFC的发生。②防治胆道蛔虫症。蛔虫进入胆道后造成胆道不同程度的梗阻。使胆道压力增高,当并发细菌感染时,可诱发AFC。另外,胆道蛔虫症也是肝胆管结石形成的重要因素。因此,防治胆道蛔虫症是预防AFC的极其重要的方面,主要是注意饮水、饮食卫生,防治肠道蛔虫病。一旦确诊即行驱蛔治疗,如已确诊为胆道蛔虫症,则应尽快治疗。给予镇痛、解痉、控制感染,促使蛔虫自行从胆道退出。另外,可作十二指肠内镜检查,用圈套器将部分进入胆总管口的蛔虫套住拉出体外。治疗无效时方考虑手术治疗。


2.二级预防


AFC病情发展迅猛,很快可出现中毒性休克。因此该病的二级预防主要是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根据反复发作的胆道病史,有高热、寒战、黄疸、全身中毒症状及腹膜炎体征,结合B超检查,诊断不难。一旦确诊,就应积极抗感染、抗休克,使用足量敏感抗生素,补充血容量,纠正酸中毒,防治胆源性败血症,同时准备急诊手术。手术原则是解除梗阻,减压胆道,通畅引流,力求简单快速。对高龄、全身情况差的患者可先行PTCD或经鼻胆管引流,待一般情况改善后再行手术。术后仍应行积极的全身支持疗法和抗感染措施。


3.三级预防


AFC早期即可出现中毒性休克和胆源性败血症,如不及时治疗,预后很差,病死率极高。


以上小编为您整理了怎样预防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相关知识,下面继续为您讲解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的护理措施相关知识?

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的护理


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护理


影响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的预后之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主要与病程的长短、年龄的大小、原有潜在的肝脏病变状况、休克的早晚和轻重,以及有无并发症如MODS、MOF或DIC等情况有密切关系。根据有关经验和临床观察,轻度的AFC者经积极合理的治疗,其预后尚好,一般很少有死亡;中度者则因病情较为严重,其病死率约为10%~20%;而重度则病死率可高达25%~36%以上。但有不少的报道认为采用ENBD和EST治疗AFC可使其病死率从32%降至10%。


近几年来,由于生活水平提高,卫生条件改善,各种诊断和治疗技术的发展,使本病的病死率有了明显下降。轻型急性胆管炎治疗效果极佳,其死亡与潜在疾病或手术并发症有关。重型急性胆管炎的病死率仍然较高,根据国内最近报道总病死率为12.3%~34%,其中AOSC合并中毒性休克者病死率为22.4%~40%,合并胆原性肝脓肿者病死率为40%~53.3%,出现多器官功能衰竭者预后极差,病死率高达60%~70%。显然急性化脓性胆管炎仍然是我国胆道外科最严重的疾病之一。为了提高治疗效果,进一步降低病死率,还需要认真研究疾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改善饮食卫生习惯,加强自身保健意识,做到早期诊断和有效的治疗,预防胆道出血,胆源性肝脓肿,重症胰腺炎等各种并发症和多脏器功能衰竭的发生,才能有效的降低疾病的病死率,提高治疗效果。


友情提示:以上就是绿叶鸟健康小编为您整理的怎样预防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的护理措施等知识,更多其他疾病相关内容,你可以在站内搜索框输入你想要了解的疾病,如:输入“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可以了解更多,希望可以帮到您。

喜 欢

245

复制下面链接,发给你最好的朋友,每天共同健康多一点!
上一个:【怎样预防退变性骶髂关节炎】退变性骶髂关节炎的护理措施
下一个:【怎样预防心包囊肿】心包囊肿的护理措施
友情链接:
美文摘抄 -  美文欣赏 -  寓言故事大全 -  人生语录 -  微语录 -  语录大全 -  造句大全 -  一边一边造句 -  即使也造句 -  只要就造句 -  大学生成功创业案例 -  创业成功故事 -  创业资讯 -  生活小妙招大全 -  生活常识大全 -  健康常识 -  生活常识 -  写人的作文 -  优秀作文 -  小学生作文大全 -  好句子摘抄 -  句子赏析 -  优美句子摘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