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病症 > 病因 > 

【阿米巴肠病生病原因】为什么会患上阿米巴肠病

作者:佚名     时间:2016-09-17     浏览:722

阿米巴肠病生病原因,为什么会患上阿米巴肠病


一、病因


1、水源污染(40%)


传染源主要传染源为中持续排出包囊的人群,包括慢人、恢复期及无症状包囊携带者。因为包囊对外环境抵抗力强,在中可存活5周,如污染水和食品,会传播本病。急性期病人常排出大量滋养体,但在外界环境中迅速死亡,故急性期病人不被列入主要传染源。人是溶组织阿米巴的主要宿主和贮存宿主。猿类、猪、犬、鼠等虽均可自然感染溶组织内阿米巴、但其作用的传染源意义不大。经口感染是主要传播途径。水源污染引起地方性流行。


2、生食污染(35%)


生食污染包囊的瓜果蔬菜亦可致病。苍蝇、蟑螂也可起传播作用。男性中偶可由口―接触受感染。


3、其他因素(20%)


人群普遍易感。性别无差异,婴儿与儿童发病机会相对较少。营养不良、免疫低下及接受免疫治疗者,发病机会多。人群感染后抗体滴度虽高,但不具保护作用,故重复感染较多见。


流行特征: 分布遍及全球,以热带与亚热带地区为高发,感染率高低与卫生情况及生活习惯有关。少数不发达国家居民,感染率估计达50%。在世界分为内平均感染率约10%,我国近年来急性阿米巴痢疾和肝脓肿病例以少见,仅个别地区仍也病例散发。


二、病理生理


(1)发病机制:


人摄入被包囊污染的食品和饮水,经胃后未被杀死的包囊随食物与肠蠕动推进至小肠下段,经胰蛋白酶作用脱囊而逸出小滋养体,寄生于结肠肠腔内,此时宿主成为无症状带虫者。如感染虫主为侵袭性,则小滋养体在人体免疫力下降时即侵入肠壁组织并转变大滋养体,吞噬红细胞及组织细胞,损伤肠壁,形成病灶。溶组织内阿米巴对宿主的侵袭力通过触杀(接触性杀伤)机制,其包括粘附、酶溶解、细胞毒、胞吞噬等连续过程。粘附指滋养体报末有半乳糖特异性粘附素,与靶细胞膜上的乙酰氨基葡萄糖和乙酰氨基半乳糖胺发生配体―受体性结合,粘附后数秒钟内滋养体靶细胞作出致死性作用,2min后靶细胞就死亡。滋养体的粘附作用使靶细胞内Ca2 浓度持续显著升高是造成靶细胞死亡的部分原因。溶组织把米把含有较多的蛋白水解酶,蛋白酶溶解细胞外基质固定细胞核组织结构。半胱氨酸蛋白水解酶对人体分泌型IgA分子起降解效应以逃避免疫。溶组织内阿米巴滋养体亦具有肠毒素样活性,其分泌的成分可引起腹泻。治愈后血清IgG可持续数年,但滴度渐降。阿米巴病人的IgG和I抗体仅对免疫诊断有重要意义。但无保护作用。特异性细胞免疫受抑制,血中CD4 /CD8 比值下降,推测CD2 亚群中TH2被活化,促使IL―10分泌,负调节细胞免疫,使虫体逃避宿主免疫效应细胞。


(2)病理解剖:


病变在结肠,依次多见于盲肠、升结肠、直肠、乙状结肠、阑尾和回肠末端。典型的初期病变为细小的、散在浅表糜烂继而形成较多孤立而色泽较浅的小脓肿,破溃后形成边缘不整,粘液和滋养体。溃疡自针帽大小至3―4cm,呈圆形或不规则,溃疡间粘膜正常。当继发细菌感染时粘膜广泛充血水肿。如溃疡不断深入,可状况粘膜下层使大片粘膜坏死脱落,若再更深陷累及肌层及浆膜层时可并发肠出血、肠穿孔。慢性期病变,组织迫害与修复并存,肠壁肥厚或偶可呈瘢痕性狭窄、肠息肉、肉牙肿等。


友情提示:以上就是绿叶鸟健康网小编为您整理的阿米巴肠病生病原因,为什么会患上阿米巴肠病知识,更多其他疾病相关内容,你可以在站内搜索框输入你想要了解的疾病,如:“阿米巴肠病”了解更多,希望可以帮到您。

喜 欢

392

复制下面链接,发给你最好的朋友,每天共同健康多一点!
上一个:【导致的肺结核生病原因】为什么会患上导致的肺结核
下一个:【太田痣生病原因】为什么会患上太田痣
友情链接:
美文摘抄 -  美文欣赏 -  寓言故事大全 -  人生语录 -  微语录 -  语录大全 -  造句大全 -  一边一边造句 -  即使也造句 -  只要就造句 -  大学生成功创业案例 -  创业成功故事 -  创业资讯 -  生活小妙招大全 -  生活常识大全 -  健康常识 -  生活常识 -  写人的作文 -  优秀作文 -  小学生作文大全 -  好句子摘抄 -  句子赏析 -  优美句子摘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