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给您提供健康知识,让您知道多一点,身体更健康! - 百红鸟健康网 手机浏览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 首页 > 病症 > 病因 > 

【新生儿巨细胞病毒感染生病原因】为什么会患上新生儿巨细胞病毒感染

作者:佚名     时间:2016-11-12     浏览:197    

新生儿巨细胞病毒感染生病原因,为什么会患上新生儿巨细胞病毒感染


一、发病原因


人巨细胞病毒(human cytomegalovirus)属于疤疹病毒属。由M、G、Smith(1958)由先天性巨胞包涵体病(CID)患者中分离出来。病毒粒子的直径为130―270毫微米,含分子量为32―64×106的DNA。对热不稳定,乙醚,氯仿能使其钝化。种的特异性强,在非人体细胞中不增殖,故不表现病原性。增殖时要用人胎儿的皮肤、肌肉、包膜和肺等的各初代培养细胞,以及WI-26,WI-38等细胞株。在感染此病毒的细胞中,可以见到核型包涵体(碱性)及质型包涵体。新分离株不能向培养液中释放有感染性的病毒。经过胎盘感染,可引起死产和早产,以及巨细胞包涵体病。也能见到后天性的感染症,此时一般是隐性感染,但容易因使用甾体激素及进行免疫抑制治疗而表现为活性化。


人群对于HCMV普遍易感,而且可以重复感染。


1.产前及出生后的早期感染 病毒存在于宿主咽部、唾液腺、颈、分泌物、尿液、、乳汁及血液中,可造成先天性感染、围生期感染以及出生后早期感染。围生期母婴传播最常见,包括经胎盘感染、经宫颈逆行感染、经产道感染。


2.产后感染 主要指产后水平感染,经哺乳而感染婴儿。由于病婴从口腔、呼吸道及尿液中可排放病毒,因此,婴儿中间可发生水平方式的传播,造成本病在婴儿间的感染。


二、发病机制


HCMV具潜伏-活化的特性,感染人体主要有2 种形式,潜伏性感染和产毒性感染。


1.潜伏性感染:由于受宿主免疫效应抑制,病毒不再复制或低度复制,只有少许病毒在体内低量复制或以一种具有复制潜能的不完整病毒形态存在,病毒往往以潜伏感染的形式持续终生。然而在机体免疫低下和内环境改变,如:器官和骨髓移植、癌症、输血、妊娠以及应用免疫,成人在工作紧张、口腔疱疹、饮酒时病毒又重趋活动。


2.产毒性感染:又称活动性感染,指病毒在宿主细胞内大量复制,形成核内和胞浆内包涵体,并引起细胞病变,终至细胞溶解,释放出子代病毒再去感染其它易感细胞造成病变扩散。病毒也可在细胞内复制,但对所感染的宿主细胞并不造成明显的细胞病变,或仅引起细胞功能障碍,此类又称不全感染。产毒性感染根据其发生次序又分为两种,原发性感染与继发性感染。


病毒感染孕妇胎盘引起病变机制:


孕早期感染可导致胚胎正常发育受影响、胎儿畸形、死胎等。孕妇感染HCMV后,HCMV潜伏于胎盘绒毛膜组织中,引起胎盘形态学改变,使胎儿生长发育的环境和条件恶化,造成胎儿反复感染。HCMV还会影响绒毛膜、胎盘生乳素等的分泌,造成胎儿宫内发育迟缓、死胎、早产和死产等。


HCMV感染引起的病变是多系统、多脏器的:


有资料显示,脑部是典型的受侵犯部位,表现为脑积水、脑室周围钙化、局部软化及出血、星状细胞增生、血管周围炎性浸润以及硬脑膜结节化。肾脏受累时主要累及肾小管近端,常有间质细胞浸润;肺泡和支气管上皮也可见巨细胞,并有单核细胞浸润。在新生儿病例中,可发现有髓外血细胞生成和圆形细胞浸润或亦可见巨细胞;包涵体累及肝内胆管上皮细胞,引起胆管炎、胆汁淤积和黄疸。肝脏病理改变可见肝细胞水肿和类似慢性肝炎样改变,又可引起重型肝炎改变。


友情提示:以上就是绿叶鸟健康网小编为您整理的新生儿巨细胞病毒感染生病原因,为什么会患上新生儿巨细胞病毒感染知识,更多其他疾病相关内容,你可以在站内搜索框输入你想要了解的疾病,如:“新生儿巨细胞病毒感染”了解更多,希望可以帮到您。

 
喜 欢

101

 
上一个:【酒精性脑萎缩生病原因】为什么会患上酒精性脑萎缩
下一个:【小儿风湿热生病原因】为什么会患上小儿风湿热
 
本站推荐:
友情链接:
美文摘抄    美文欣赏    寓言故事大全    人生语录    微语录    语录大全    造句大全    一边一边造句    即使也造句    只要就造句    大学生成功创业案例    创业成功故事    创业资讯    生活小妙招大全    生活常识大全    健康常识    生活常识    写人的作文    优秀作文    小学生作文大全    好句子摘抄    句子赏析    优美句子摘抄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Copyright©2025 BaiZhiNiao.Cn 版权所有 粤ICP备19014702号
本网文章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犯原作者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收到后三天内按照您的要求处理/广告/建议 - Email:2894035371@qq.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 [2017年6月1日起施行]  -  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 [2020年3月1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