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给您提供健康知识,让您知道多一点,身体更健康! - 百红鸟健康网 手机浏览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 首页 > 生活 > 生活妙招 > 

新冠疫苗第一针和第二针不同厂家可以打吗?北京科兴和北京生物可以混合接种吗

作者:佚名     时间:2021-08-07     浏览:3111    


目前我国各地在如火如荼进行新冠疫苗接种,而在接种人数中,很多人选择接种两剂的疫苗,但由于品牌多,因此人们关心是否可以混打或异地接种,那新冠疫苗第一针和第二针不同厂家可以打吗?下面,就快和百红鸟健康网一起了解相关知识吧!


本文目录


1、新冠疫苗第一针和第二针不同厂家可以打吗?


2、为何中国疫苗接种率不高?


3、北京科兴和北京生物可以混合接种吗?


新冠疫苗第一针和第二针不同厂家可以打吗?北京科兴和北京生物可以混合接种吗


新冠疫苗第一针和第二针不同厂家可以打吗?


不建议打。因为目前还没有证据表明不同厂家或不同种类的新冠状病毒疫苗可以替代疫苗接种,现阶段不建议疫苗混合接种,因为即使是灭活疫苗,其抗原含量和佐剂等成分也不一样,混用不仅影响疗效,而且可能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影响安全性。


1、在3月19日省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免疫规划首席专家、免疫预防所所长张丽针对疫苗替代问题,表示两剂次接种应使用同一厂家的疫苗,也就是说,第一针和第二针接种,最好使用同一个厂家的疫苗进行接种。


2、如果混打了也是没多大影响,因为国家只是建议优先用同一类型、同一厂家的疫苗打完2针。但是,比如疫苗供应不上,找不到相同厂家的苗打第2针,这时也可以用相同类型、不同厂家的疫苗打完第2针。


新冠疫苗第一针和第二针不同厂家可以打吗?北京科兴和北京生物可以混合接种吗


为何中国疫苗接种率不高?


新冠疫苗接种率不高主要受公众意愿问题和疫苗供应不足问题两方面因素影响。中国疾控中心研究员、科研攻关组疫苗研发专班专家组成员邵一鸣表示:国内重点推广接种的地区多数都能按时达到接种目标,但一些没有列入重点推进的地区,接种的速率可能会比较慢。另外,百姓有以下几方面想法:


1、觉得疫苗是不是有副作用,特别是国产苗是不是不如国外的好?


2、觉得打疫苗之后,免疫力会消退,是不是可以等一等?


3、还有人觉得国内没什么疫情,相对比较安全。


这几个观点都缺乏科学依据,第一,大量数据显示,特别是很多境外国家不断赞赏中国疫苗,包括智利、巴西、印尼,疫苗对他们国家控制疫情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中国的疫苗的效果非常好。第二,由于我们使用的是传统的成熟技术,所以疫苗的副作用也非常小。第三,我们周边国家的疫情已经起来了,传播风险还是存在的,大家为了个人、家庭和社会,还是要积极接种疫苗。


新冠疫苗第一针和第二针不同厂家可以打吗?北京科兴和北京生物可以混合接种吗


北京科兴和北京生物可以混合接种吗?


据了解,自推行全民接种以来,很多市民第1针打的是北京生物,但目前北京生物供应量有限,所以很多接种点只有北京科兴的疫苗。根据常巨平介绍,我国目前接种的主要是新冠病毒灭活疫苗,需要打2针。现阶段,国家建议优先用同一类型、同一厂家的疫苗打完2针。但是,如果遇到特殊情况,如疫苗供应不上,或者接种者去了外地出差,找不到相同厂家的疫苗接种第二针,这时也可用相同类型、不同厂家的疫苗打完第二针。


换句话来说,第1针打北京生物,第2针打北京科兴是没问题的,因为它们都是同一类型的新冠病毒灭活疫苗。当然,若市民不想“混打”,那也可以继续等待北京生物的供货。另外,根据国家卫健委发布的《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技术指南(第一版)》规定,新冠病毒灭活疫苗两剂之间的接种间隔建议大于等于3周(21天),第二剂在8周(56天)内尽早完成。

 
喜 欢

201

 
上一个:为什么国人不愿意打新冠疫苗?第一针北京生物第二针科兴可以吗?
下一个:新冠疫苗过6月1号就要收费了吗?北京生物和科兴中维新冠疫苗哪个好?
 
本站推荐:
友情链接:
美文摘抄    美文欣赏    寓言故事大全    人生语录    微语录    语录大全    造句大全    一边一边造句    即使也造句    只要就造句    大学生成功创业案例    创业成功故事    创业资讯    生活小妙招大全    生活常识大全    健康常识    生活常识    写人的作文    优秀作文    小学生作文大全    好句子摘抄    句子赏析    优美句子摘抄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Copyright©2025 BaiZhiNiao.Cn 版权所有 粤ICP备19014702号
本网文章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犯原作者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收到后三天内按照您的要求处理/广告/建议 - Email:2894035371@qq.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 [2017年6月1日起施行]  -  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 [2020年3月1日起施行]